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项怀韬专利>正文

液力阻尼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172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力阻尼高楼逃生缓降装置。该装置是由卷绳圆筒、斜盘、固定心轴、主体连杆、内部装满液压油的液压缸、单向调速阀、角接触球轴承、两根反向缠绕在卷绳圆筒上的消防安全绳、压绳滚筒装置等组成。通过斜盘把圆周运动转化为轴向往复直线运动,并利用调速阀对液体流量的自动调控作用保持阻尼恒定,从而使卷绳圆筒匀速转动并缓慢释放安全绳,实现逃生者的安全缓降。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以往的逃生缓降装置体积大、下降速度不稳定、调节控制麻烦、需要预先练习、逃生效率不高的问题,具有自动适应不同体重、下降速度平稳、结构紧凑、高效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适用于单人或普通家庭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高楼逃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帮助高层建筑内的人员进 行逃生的器材,尤其是一种利用液力阻尼实现缓降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电梯、楼梯、消防通 道容易发生拥堵或无法正常使用,且一般的楼房中没有配备逃生救援设备,从 而造成人员被困,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为此, 人们专利技术了一些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援设备。此类设备按阻尼原理分主要有 电磁阻尼式、摩擦阻尼式、冲击阻尼式、液力阻尼式。电磁阻尼式缓降器大多 体积较大,长期放置电路易出现问题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摩擦阻尼式缓 降器由于受热衰减的影响,连续使用情况下性能不稳定,且易磨损绳索及其他 元器件,设备使用寿命短;冲击阻尼式缓降生器多存在噪声大、易卡住、安全 性不高的缺点;液力阻尼式缓降器下降平稳,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原理上比 较先进。现有的缓降器大多在使用中需要手动调节下降速度,对操作要求较高,然而 人们在危急情况下易惊慌失措,导致操作失误而发生危险,这些设备特别不方 便家里的老人和儿童使用;多数缓降器的绳索平时是和设备分开散放的,不仅 占用空间,而且使用时需要临时整理而耽误逃生时间;很多逃生器在使用过程 中仅适合单人单次使用,或者存在器材回收的时间间隔,救援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高楼逃生缓降装置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 凑、3动适应不同体重的逃生者、下降平稳、不需预先练习、高效可靠的液力 阻尼高楼逃生缓降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该装置是由巻绳圆筒、斜盘、 上心轴、下心轴、两根主体连杆、两个液压缸、两个单向调速阀、两个角接触 球轴承、两根消防安全绳、两个压绳滚筒装置、.螺栓螺母、连接挂钩、弹簧组 成。上心轴和下心轴彼此通过两根主体连杆固定连接,构成主体框架。巻绳圆 筒和斜盘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为一个整体并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下心轴 上,这一整体可以绕下心轴转动。斜盘、两个液压缸、两个单向调速阀均位于 巻绳圆筒的内部。两液压缸对称固定在下心轴两侧。两单向调速阀反向串联后 再分别连接至两液压缸的尾部。两液压缸和两单向调速阀构成的油路内充满液压油。两液压缸活塞杆末端连接的滑块均正压在斜盘表面。两根消防安全绳反 方向整齐有序地分别缠绕在巻绳圆筒上两个彼此隔开的巻绳槽内,两压绳滚筒 装置位于巻绳圆筒的异侧,且分别正对着不同的巻绳槽,其柔性滚筒紧压在巻 绳槽内绳巻的表面。液压缸、单向调速阀、角接触球轴承等均使用市场上成熟 的标准化元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利用斜盘把巻绳圆筒的圆周运动转化为液 压缸活塞杆的轴向往复直线运动,斜盘、液压缸、单向调速阀均位于巻绳圆筒 内部,装置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2.利用单向调速阀对流量的自动控制, 能够保证阻尼作用稳定,且自动适应不同体重的逃生者,使其下降速度都基本 恒定,操作简便,免去了使用中的即时调节,无需预先练.习就可使用,方便可 靠;3.由于装置上有两根反向缠绕的安全绳,后一名逃生者使用时可以自动收 回前一名逃生者带出的绳索,实现连续无间断的逃生,从而提高了逃生效率; 4.安全绳均匀整齐地缠于巻绳滚筒上,解决了散放绳索占用空间且不便整理的 缺陷,压绳滚筒装置的设计使得收回的绳索能够紧密有序地缠绕回巻绳圆筒上, 提高了后续使用的可靠性;5.多使用成熟的标准化元器件,降低了生产制造成 木,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维护,装置使用寿命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半剖图(为了表达清晰,两液压缸沿下心轴轴线转 动90°并半剖开;液压油管和两单向调速阀用液压元件符号代替;左边 一套压绳滚筒主体省略未画)。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沿A-A面局部剖开)。图3是本技术除去安全绳后的主视图(一套压绳滚筒装置局部剖开)。图4是本技术巻绳圆筒左端盖及肋板整体的半剖视图及其B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斜盘及肋板整体的半剖视图及其C向视图。图6是本技术两液压缸及连接肋板整体的主视图及其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上心轴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下心轴结构图。图中各零部件名称1上心轴 2巻绳圆筒左端盖 3肋板 4角接触球轴承 5下心轴 6单向调速阀7消防安全绳 8液压缸 9巻绳圆筒主体 IO连接挂钩 11肋板 12斜盘 13角接触球轴承 14套筒15滑块 16巻绳圆筒右端盖 17连接挂钩 18扭力弹簧 19弹簧连接柱 20拉力弹簧 21连接挂钩 22连接臂 23柔性滚筒 24连接吊环25螺母 26主体连杆 27套筒 28连接肋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上心轴(1)和下心轴(5)轴线平行,彼此通过两根主体连杆 固定连接。巻绳圆筒左端盖(2)、巻绳圆筒主体(9)、巻绳圆筒右端盖(16)、 斜盘(1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为一体,构成巻绳圆筒整体。巻绳圆筒主体(9) l-.的挡板把巻绳圆筒分为两个彼此隔开的巻绳槽。巻绳圆筒整体用角接触球轴 承(4)和(13)安装到下心轴(5)上,这个整休可以在下心轴(5)上转动。 液压缸(8)包括缸体、缸盖、活塞、活塞杆、密封圈,活塞杆前段成球头状, 并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始终正压在斜盘(12)上,可以在斜盘表面自 山滑动。两液压缸(8)沿轴向水平对称安装在下心轴(5)上(附图说明图1中为了表 达清晰将两液压缸位置沿下心轴轴线旋转90°半剖画出)。两液lk缸整体利用套 筒轴向同定,利用键周向固定。两单向调速阀(6)反向串联后再分别接到两个 液压缸尾部,两液压缸和两单向调速阀构成的油路内充满液压油。两个液压缸、 两个单向调速阀及斜盘均位于巻绳圆筒内部。两根消防安全绳(7)反方向整齐 有序地分别缠绕在巻绳圆筒上两个彼此隔开的巻绳槽内。如图2所示,压绳滚筒装置由连接臂(22)、柔性滚筒(23)和扭力弹簧(18) 组成。连接臂(22) —端连接在上心轴(1)并可以自由转动,另一端连接柔件 滚筒(23)。柔性滚筒(23)芯部由工程塑料(或金属等其他硬质材料)制成,外 层由海绵(或其他柔性材料)制成。两压绳滚筒装置位于巻绳圆筒的异侧,且 分别止对着不同的巻绳槽,其柔性滚筒(23)通过扭力弹簧(18)的作用压在 巻绳槽上,压紧安全绳的自由端,保证安全绳收回的时候紧密缠绕在巻绳筒上 并排列得整齐有序。安全绳的一端栓有连接挂钩,使用前状态如图中连接挂钩 (21)所示,绳端及连接挂钩(21)通过拉力弹簧(20)挂到弹簧连接柱(19) 上拉紧。使用时取下弹簧,拉出连接挂钩和安全绳,状态如图中连接挂钩(10)。如图3所示,连接臂(22)上端套在上心轴(1)上并通过套筒(27)实现 轴向固定。连接臂(22)可以在上心轴(1)上自由转动。扭力弹簧套在上心轴 中间位置,位于两压绳滚筒装置之间,其两端挂在左右两个连接臂的异侧。如图4所示,巻绳圆筒左端盖(2)上焊接有肋板(3),另一面焊有两个弹 簧连接柱(19),图1中的角接触球轴承(4)卡装在肋板(3)之间。如图5所示,斜盘(12)背面焊接有肋板(11),角接触球轴承(13)卡装 在肋板(11)之间。如图6所示,两液压缸通过连接肋板(28)焊接为-体,肋板上加工有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阻尼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卷绳圆筒、斜盘、上心轴、下心轴、两根主体连杆、两个液压缸、两个单向调速阀、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根绳索、两个压绳滚筒装置、螺栓螺母、连接挂钩、弹簧组成,上心轴和下心轴轴线平行,彼此通过两根主体连杆固定连接,卷绳圆筒和斜盘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为一个整体并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下心轴上,这一整体可以绕下心轴转动,斜盘、两个液压缸、两个单向调速阀均位于卷绳圆筒的内部,两液压缸对称固定在下心轴两侧,两单向调速阀反向串联并分别和两个液压缸尾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怀韬
申请(专利权)人:项怀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