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571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7
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设置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假人躯干、眼点支架、检测组件;(二)将检测设备安装在试验汽车的座椅上:假人躯干的躯干主体与转轴的交点与R点重合,调整眼点支架的滑杆至竖直位置并固定,检测支架前端通孔套在眼点支架滑杆上,激光模组的激光发出点与GB11562‑2014标准定义的“V”点重合;(三)在Z方向调节检测组件:按照GB11562‑2014中“V”点中Z轴的取值,移动检测组件至相应位置并固定;(四)按照GB 11562‑2014中的方法控制激光模组逐一照射出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关键点线并标出,再绘出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替代原手动测绘方法,按照标准要求将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快速准确的绘制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绘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关系到驾驶员能否发现并规避前方道路的障碍物,对汽车安全行驶及行人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要时需要对汽车挡风玻璃(特别是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进行除霜、除雾,因此准确的测绘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对于设计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非常重要。在“gb11555-2009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及“gb11562-201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中介绍了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测量及绘制方法。

2、目前测量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通常利用悬臂坐标测量机或便携式坐标测量机,配合三维h点检验装置及数据运算方式表进行汽车驾驶员前方风窗玻璃上a、b及a'区域的划定。此方法在寻找符合要求的测量点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不利于快速有效地开展试验,且对操作人员经验及能力要求较高,手动连线容易造成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设置检测设备的假人躯干(2)的躯干主体(17)连接在转轴(1)中部并向后和向上倾斜延伸形成,转轴(1)两端分别与底座铰接,转轴(1)可相对底座转动,躯干主体(17)可随转轴(1)一同相对底座前后摆动,眼点支架(3)底部支架底端与转轴(1)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点支架(3)的底部支架包括一条水平臂(6)和两条分别连接在水平臂(6)两端并向下延伸的竖向臂(5),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设置检测设备的假人躯干(2)的躯干主体(17)连接在转轴(1)中部并向后和向上倾斜延伸形成,转轴(1)两端分别与底座铰接,转轴(1)可相对底座转动,躯干主体(17)可随转轴(1)一同相对底座前后摆动,眼点支架(3)底部支架底端与转轴(1)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点支架(3)的底部支架包括一条水平臂(6)和两条分别连接在水平臂(6)两端并向下延伸的竖向臂(5),两条竖向臂(5)底端分别与转轴(1)铰接,水平臂(6)上设有连接孔(18),滑杆(7)的底端安装在水平臂(6)的连接孔(18)中,滑杆(7)上端直线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设置检测设备的检测支架包括前侧连接块(16)、后侧下支撑板(15)和后侧上支撑板(11),在前侧连接块(16)前端设有与滑杆(7)连接的通孔(9),前侧连接块(16)通孔(9)侧壁还设置有固定螺孔(26),固定螺栓可通过固定螺孔(26)将前侧连接块(16)固定在滑杆(7)表面,后侧下支撑板(15)前端与前侧连接块(16)后端连接,后侧上支撑板(11)位于后侧下支撑板(15)上侧,激光模组(12)安装在后侧上支撑板(1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驾驶员前方视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财梁光辉蒋汕翔吕毅秦剑文胡建武韦锦荣陈钦栗玉生陈政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