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424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8
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件,轿厢机构,轿厢机构包括轿底和轿壁,轿壁固定设置在轿底的四周,所述的轿底的上侧通过弹簧伸缩套设置有底板;检测箱,所述的检测箱固定设置在轿底的下侧边部且检测箱的上侧其中一部分位于轿底的外侧,检测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上端侧和下端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门板;联动机构,所述的联动机构用于在底板被下压时带动检测箱上端和下端的门板自动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梯井道内的环境状况,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与舒适。利用电梯下降时产生的气流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储存电能供检测模块及紧急照明等设备使用,节省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具体是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的电梯系统往往侧重于基本的运输功能,而在环境监测、能源利用以及智能化控制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2、首先,在环境监测方面,传统的电梯系统缺乏全面的井道环境监测手段。电梯井道作为电梯运行的关键空间,其内部环境状况(如温度、湿度、灰尘浓度等)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性能和乘客的乘坐体验。然而,现有技术中往往缺乏实时、准确的监测手段,导致电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运行时可能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

3、其次,在能源利用方面,传统电梯系统主要依赖电网供电,缺乏有效的能源自给手段。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如何降低电梯系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一些节能措施,但往往效果有限,且未能充分利用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潜在能源。

4、此外,在智能化控制方面,传统电梯系统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电梯的通风控制往往采用固定的模式,无法根据电梯载重、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模块(24)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灰尘传感器、电磁干扰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摄像头、声纳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成矩阵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4)靠近检测箱(2)的端侧与轿壁(12)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4),所述的轿壁(12)的内侧且位于通风间隙(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的底板(14)靠近通风间隙(4)的一端设置为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模块(24)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灰尘传感器、电磁干扰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摄像头、声纳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成矩阵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4)靠近检测箱(2)的端侧与轿壁(12)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4),所述的轿壁(12)的内侧且位于通风间隙(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的底板(14)靠近通风间隙(4)的一端设置为倾斜面(141),所述的限位块(5)的内端侧设置有与底板(14)的倾斜面(141)相配合的斜面(51),所述的轿底(11)靠近限位块(5)内端侧的位置设置有通风槽(6),所述的轿底(11)的下侧且对应通风槽(6)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折弯通风管(7),所述的折弯通风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检测箱(2)的后侧且折弯通风管(7)的内部与检测箱(2)的内部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5)的侧部成直角梯形,限位块(5)的直角的一侧固定设在轿壁(12)的内侧,限位块(5)上侧面的宽度与通风间隙(4)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环境自适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通风管(7)的折弯处下侧固定设置有杂物收集盒(8),所述的杂物收集盒(8)的上端侧与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峰侯巍汤小明冯毅雄李武李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