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386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为解决现有所存在座垫支架与座垫难以组装的问题而设计。其包括一座垫骨架及一支架,该座垫骨架至少包括一底面,该支架则至少包括前后二端部,所述座垫骨架底面包含前后二定位部,该任至少一定位部具有卡扣缘;所述支架一端部限位于该一定位部,该支架另端部卡入另一定位部的卡扣缘,所述前后二定位部具有一胶剂体组合固定。以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照现有技术而言,可达到简易组装的实用进步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特别是指针对自行车 的座垫支架与自行车座垫简易组装的创新型态设计。
技术介绍
一般座垫是通过一支架组设于座垫下方,主要作为座垫与座管立管间的接 设用途,以及支撑座垫的功能;本技术所欲探讨改进的特别是指一针对自 行车的座垫支架与自行车座垫组合型态,所述自行车座垫支架组设于自行车座 垫下方,市面上常见的自行车座垫支架,是利用一夹具施以强大力量将该座垫 支架形成一挠曲度后,接着将该座垫支架二端对应于该自行车座垫底部所设的 定位部,且将其弯曲的该支架二端对位于该定位部后再松开该支架,使该弯曲 的支架复位并嵌插于该定位部,以完成固定限位,此种现有结构型态于实际使 用经验中发现存在所述支架必须通过一夹具施以强大力量方能将该支架组合定 位于该自行车座垫,因而造成组装困难的缺弊。所以,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 创新结构,为使用者所企盼,也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 结构改良,针对现有所存在座垫支架与座垫难以组装的问题加以改良突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其包括一座 垫骨架及一支架,该座垫骨架至少包括一底面,该支架则至少包括前后二端部, 所述座垫骨架底面包含前后二定位部,该任至少一定位部具有卡扣缘;所述支 架一端部限位于该一定位部,该支架另端部卡入另一定位部的卡扣缘,所述前 后二定位部具有一胶剂体组合固定。本技术采用至少一定位部具有卡扣缘的创新独特结构设计,由于所述 二定位部涂布有胶剂体,以使该支架一端部卡合于该坐垫骨架底面的任一定位 部,并呈黏结限位状态,即可达成组合定位状态,操作相当简单快速而无须高 技术性,可使该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达到组立方便、组合状态稳固的实用 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装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l、图2、图3所示,本技术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的 较佳实施例,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所述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包括一座垫骨架10及一支架20,其中该座垫骨 架10至少包括一底面11,而该支架20则至少包括前后二端部22、 23,且所述 座垫骨架10底面11包含前后二定位部12、 13,且该任至少一定位部12 (或13) 具有卡扣缘14,如图1所示,所述卡扣缘14可设置于该前定位部12,或如图3 所示,该卡扣缘14也可设置于该后定位部13;其中,所述支架20 —端部23 (或 22)限位于该一定位部13 (或12),而该支架20另端部22 (或23)则施力以使 该端部22 (或23)强制卡入另一定位部12 (或13)的卡扣缘14,且所述前后二 定位部12、 13具有一胶剂体30,以达成组合固定状态,如图1所示,当该卡扣 缘14设置于该前定位部12时,可先将该支架20后端部23限位于该后定位部 13,再将该支架20前端部22卡入前定位部12的卡扣缘14,或者如图3所示,当该卡扣缘14设置于该后定位部13时,可先将该支架20前端部22限位于该 前定位部12,再将该支架20后端部23卡入后定位部13的卡扣缘14,而此二 种型态皆可达成组合固定状态。其中,具有卡扣缘14定位部12 (或13)的相对另一定位部13 (或12)可为 横向配置的嵌插孔,以使该支架20—端部23 (或22)呈嵌插定位状态,如图l 所示,所述卡扣缘14设置于该前定位部12时,该后定位部13为横向配置的嵌 插孔型态,将该支架20后端部23嵌插于该后定位部13,或如图3所示,该卡 扣缘14设置于该后定位部13时,该前定位部12为横向配置的嵌插孔型态,该 支架20前端部22可嵌插于该前定位部12,呈定位状态。又如图4所示,该前后定位部12、 13皆可为卡扣缘14,以使该支架20前 端部22卡合于该前定位部12,而支架20后端部23卡合于该后定位部13呈双 向卡合定位状态。其中,该支架20—端部23 (或22)可为叉开状的二叉设端,则该任至少一 定位部13 (或12)配合该二叉设端设为至少二结合端,以供二叉设端限位固定, 而本实施例的二叉设端设于该支架20的后端部23,且该后定位部13配合设置 二孔洞以使该支架20后端部23插组定位(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其中,该座垫骨架10与支架20材质可为碳纤维材质,该碳纤维材质的座 垫骨架10与支架20较为轻盈,且弹性较佳、抗压性较高、不易损坏,并具有 吸震的能力等作用。其中,所述前后二定位部12、 13可先涂布该胶剂体30,再将该支架二端部 22、 23 (或23、 22)各自限位于该前后二定位部12、 13,或者该支架二端部22、 23 (或23、 22)定位于前后二定位部12、 13后,再将该胶剂体30涂布于该前后 二定位部12、 13的缝隙中,更加稳固所述支架二端部22、 23。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就本技术的使用动作情形说明如下如图5所示,本技术就所述前定位部12具有卡扣缘14,而相对后定位部13为嵌插孔的型态加以说明,首先,将该胶剂体30涂布于该前后二定位部 12、 13如图5(a)所示,并于该胶剂体30呈预定黏着状态时,将该支架20后端 部23插组于该后定位部13如图5(b)所示,接着将该支架20前端部22施力以 使该端部22强制卡入前定位部12的卡扣缘14,以达成组合固定状态,如图5(c) 所示,即可达成组合状态,而该支架20二端部22、 23利用该胶剂体30黏着作 用,使该支架20二端部22、 23分别定位于该前后定位部12、 13内呈稳固限位 状态。本技术的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主要采用至少一定位部具有 卡扣缘的创新独特结构设计;由于所述二定位部涂布有胶剂体,以使该支架一 端部卡合于该坐垫骨架底面的任一定位部,并呈黏结限位状态,即可达成组合 定位状态,操作相当简单快速而无须高技术性,可使该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 构达到组立方便、组合状态稳固的实用进步性。上述实施例用以具体说明本技术,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 但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技术的专利范围;熟悉此项
的人士可在了 解本技术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变 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范畴中。权利要求1、一种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垫骨架及一支架,该座垫骨架至少包括一底面,该支架则至少包括前后二端部,所述座垫骨架底面包含前后二定位部,该任至少一定位部具有卡扣缘;所述支架一端部限位于该一定位部,该支架另端部卡入另一定位部的卡扣缘,所述前后二定位部具有一胶剂体组合固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具有 卡扣缘定位部的相对另一定位部为横向配置的嵌插孔,该支架一端部呈嵌插定 位状态。3、 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垫骨架与支架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垫骨架及一支架,该座垫骨架至少包括一底面,该支架则至少包括前后二端部,所述座垫骨架底面包含前后二定位部,该任至少一定位部具有卡扣缘;所述支架一端部限位于该一定位部,该支架另端部卡入另一定位部的卡扣缘,所述前后二定位部具有一胶剂体组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叔谊
申请(专利权)人: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