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282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在培训开始前采集学员的在静息态的第一脑电数据,计算θ波与α波比值的均值作为疲劳度静息态基准值;培训开始后,采集学员的第二脑电数据,根据β波占β波、θ波与α波之和的比值计算专注度指标,根据θ波与α波的比值计算疲劳度指标;根据疲劳度静息态基准值计算动态阈值;根据专注度指标和疲劳度指标是否偏离其阈值生成相应的风险提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传统单维度生物反馈局限,显著提升复杂任务训练的安全性与效率,突破传统单维度生物反馈局限,为特种作业培训提供量化的神经认知增强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培训,尤其是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高危行业(如电力、化工、航空等)的安全培训中,学员的注意力和疲劳状态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和操作安全性。传统培训方法主要依赖于经验性提示和事后反馈,难以实时监测学员的专注度和疲劳程度,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易出现失误。此外,现有技术中,通过单一监测疲劳或注意力的方法存在误判率高的问题,例如,疲劳时θ波上升可能被误认为专注度下降,导致反馈不准确;同时,受训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也会导致误判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的监测维度单一、误判率高的问题。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培训开始前采集学员在静息态的第一脑电数据,计算θ波与α波比值的均值作为疲劳度静息态基准值;

4、培训开始后,采集学员的第二脑电数据,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疲劳度静息态基准值计算动态疲劳度阈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训开始时间不足一个滑动窗口的时间时,取值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专注度指标和疲劳度指标是否超过其对应的阈值,生成相应的风险提示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疲劳度静息态基准值计算动态疲劳度阈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训开始时间不足一个滑动窗口的时间时,取值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专注度指标和疲劳度指标是否超过其对应的阈值,生成相应的风险提示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连续三个周期中疲劳度指标均偏离其对应的阈值±5%时,则触发自动重新校准流程;所述触发自动重新校准流程包括:

6.一种基于脑电双模态反馈的专注力-疲劳协同调控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晶赵艳艳李卉朱洪郭莉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