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书贵专利>正文

多功能绝缘油再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923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电力系统绝缘油净化、再生技术设备。目前我国电力变压器油质处理技术,采用停电换油的老方式,时间长、油质差、费用高。应用全封闭真空技术,采用PVF聚乙烯醇缩甲醛和硅胶新材料,集油水分离、三级过滤、吸附再生于一体。在电力设备不停电的条件下,可同时进行绝缘油的净化和吸附再生;也能单一进行净化或吸附再生,使油的理化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对液压油亦适用。用本机初型处理绝缘油与传统方法相比,功率提高7倍。(*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电力系统绝缘油净化、再生技术设备。我国投入运行的电力变压器、互感器、高压油开关日益增多,对劣质绝缘油的处理,目前采用停电换油、集中处理的方式进行。不能一次完成净化和再生处理,所需时间长、费用高、油质差、损耗大,难以满足电力工业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停电换油、集中处理的旧方式。本技术是根据电力设备用油的技术要求,并参考了国内电力设备用油的处理技术,以及真空低温脱水的原理,应用全封闭真空技术;采用PVF聚乙烯醇缩甲醛、活性粗孔硅胶新材料;集油水分离、三级过滤和吸附再生功能于一体,一次实现液、气、固三相分离;结构紧凑合理,移动轻便。能将运行中的电力设备内的劣质绝缘油一次完成净化和吸附再生,使之符合国家标准。也能根据不同要求,分别对绝缘油单一进行净化或吸附再生,对液压油和润滑油亦适用。是一种能一次完成绝缘油的综合技术处理装备——适用的新型节能设备。本技术的外型及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图3所示。它由初滤器[2]、循环加热器[1]、油水分离器[3]、冷凝器[11]、吸附再生器[6]、前级过滤器[14]、精滤器[7]和磁力泵组[9]、齿轮泵组[10]、真空泵组[12]、溢流阀[13]、液位计[4]、流量计[8]、控制箱[5]以及循环系统组成。它们有机地安装在一个有轮子的机架上,适于现场移动作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参见图4)利用真空泵组[12]产生的负压,将变压器[15]中的劣质油吸入初滤器[2],初步过滤油中固体杂质。然后油通过管道进入循环加热器[1],用电加热,使用控制箱[5]的控温仪自动控温,使油中水份蒸发。同样,在负压作用下,油与水汽通过喷油管射入真空状态的油水分离器[3],水汽和水雾被负压吸入冷凝器[11]冷凝。油被齿轮泵组[10]压入前级过滤器[14],再次滤除其中的固体杂质。油继续进入吸附再生器[6]进行再生。经再生后的油在磁力泵组[9]的作用下,进入装有PVF聚乙烯醇缩甲醛滤芯的精滤器[7],进一步滤除油中的微小固体杂质。最后流入变压器[15]。如此反复循环,劣质油便得到净化和吸附再生。为保护油路,循环系统中设有溢流阀[13];为方便操作和安全,设置了醒目的液位计[4]、控温仪[5]和流量计[8]。全部操作用手动截止阀进行控制。本技术的油水分离器[3]是封闭式罐体装置,对劣质油具有“真空净化”功能,其组成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它由进油管〈1〉、真空吸管〈2〉、喷油管〈3〉、真空罐体〈4〉、球面形的后盖〈5〉、出油管〈7〉、扩散板组〈8〉和液位计〈6〉组成。扩散板组〈8〉由五层上下重叠排列、宽度递减、长度相等、四周翻边的扩散板(其形状如图6和图7所示)组成,起冷却油的作用。喷油管〈3〉形状如图8所示,它是并排垂直焊在一个两头封口的圆柱钢管侧面上的两根向上弯曲、前端封口的钢管,在这两根钢管下部张角为±52°30′母线方向分别交错地钻三排φ1.2毫米的小孔,其孔间距6毫米。工作时,利用真空泵组[12]产生的负压注油,油连同蒸发水汽一起从这六排小孔中喷出。因真空罐体〈4〉内真空度高而迅速扩散雾化,弥散油滴中的水份进一步迅速汽化,水汽和水雾向上,从真空罐体〈4〉前部“颈口”被吸出真空罐体〈4〉(进入冷凝器[11]冷凝成水),溶于小水滴中的可溶性氧化物亦随之被排除。油滴向下落于扩散板组〈8〉,被冷却后流入真空罐体〈4〉下部储油室。实现了油水分离——将这个过程称为“真空净化”。本技术的吸附再生器[6]亦是封闭式罐体装置,能对劣质绝缘油实现“吸附再生”,其组成结构形式如图9所示,由球面形的盖(1)、园筒形的吸附罐(4)、闷盖(3)、隔网板(9)、滤网衬(6)、两层不同目数的铜滤网(7)、(8)、储油筒(5)和液位计(10)、观察镜(11)、排气阀(2)组成。工作时,油进入装有活性粗孔硅胶的吸附罐(4)内,油与表面积很大的硅胶接触,油中残存的水份和氧化物被硅胶进一步吸附,油中残存的气体集中于吸附罐(4)上部存气室,由排气阀(2)排出。从而调整了油的理化性能——这个过程称为“吸附再生”。吸附罐(4)上的存气室管外装有液位计(10),可观察油气的情况;吸附罐(4)上装有观察镜(11),可观察硅胶的失效程度。因本技术能够一次完成绝缘油的净化和吸附再生,所以简化了操作,节省了时间;由于整个处理过程是在全封闭状态下完成,又防止了油与空气接触,避免了空气中湿气及其它的化学物质和尘埃进入油中,既能提高油的处理质量,又减少了换油时油的转移损失。利用上述工作原理,按照不同油品的要求,可单一进行初滤→加热→真空净化→前级过滤→精滤(这一过程的“净化处理”);也可单一进行“吸附再生”处理;还能排除电力设备中的湿气;用软管连接电力设备的抽气孔和本机上的抽气阀,还可将大容量电力设备抽成真空,实现真空注油。已用本技术的初型处理劣质变压器油,它与一般停电换油、集中处理方式相比,功效提高7倍。经本技术自制初型处理后的油经化验测定,所实现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绝缘油再生机,特别是用于电力设备的旧(废)绝缘油的一种净化,再生设备,由初滤器、循环加热器、油水分离器、冷凝器、吸附再生器、前级过滤器、精滤器和磁力泵组、齿轮泵组、真空泵组、溢流阀、液位计、流量计、控制箱以及循环管道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1)、所说的油水分离器利用管道前面通过循环加热器与初滤器相联接,后面通过冷凝器与真空泵组相联接,同时还利用管道和阀门通过齿轮泵组、前级过滤器与精滤器相联接;所说的吸附再生器利用管道和阀门前面与前级过滤器相联接,后面通过磁力泵组与精滤器相联接;所说的初滤器与前级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溢流阀,(2)、所说的油水分离器是封闭式罐体装置,由进油管<1>、真空吸管<2>、喷油管<3>、真空罐体<4>、后盖<5>、出油管<7>、扩散板组<8>组成。所说的真空罐体<4>的球面形封头偏轴线上方焊有一小筒体-形如“颈口”,“颈口”处筒壁焊有所说的真空吸管<2>,水蒸汽和水雾在“颈口”处通过真空吸管<2>被吸出;所说的喷油管<3>从“颈口”处插入真空罐体<4>内腔并置于轴线上方;所说的扩散板组<8>安装在真空罐体<4>内腔下方,(3)、所说的吸附再生器是封闭式罐体装置,由盖(1)、吸附罐(4)、闷盖(3)、隔网板(9)、滤网衬(6)、两层不同目数的铜滤网(7)、(8)、储油筒(5)、观察镜(11)、排气阀(2)组成;所说的吸附罐(4)是一个球面形封头的圆筒形罐体,罐壁下方焊有一小筒体作为储油筒座;所说的不同目数的铜滤网(7)、(8)重叠包住滤网衬(6)一起安装在储油筒座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多功能绝缘油再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喷油管〈3〉是并排垂直焊在一个两头封口的园柱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绝缘油再生机,特别是用于电力设备的旧(废)绝缘油的一种净化,再生设备,由初滤器[2]、循环加热器[1]、油水分离器[3]、冷凝器[11]、吸附再生器[6]、前级过滤器[14]、精滤器[7]和磁力泵组[9]、齿轮泵组[10]、真空泵组[12]、溢流阀[13]、液位计[4]、流量计[8]、控制箱[5]以及循环管道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1)、所说的油水分离器[3]利用管道前面通过循环加热器[1]与初滤器[2]相联接,后面通过冷凝器[11]与真空泵组[12]相联接,同时还利用管道和阀门通过齿轮泵组[10]、前级过滤器[14]与精滤器[7]相联接;所说的吸附再生器[6]利用管道和阀门前面与前级过滤器[14]相联接,后面通过磁力泵组[9]与精滤器[7]相联接;所说的初滤器[2]与前级过滤器[14]之间设置有溢流阀[13],(2)、所说的油水分离器[3]是封闭式罐体装置,由进油管<1>、真空吸管<2>、喷油管<3>、真空罐体<4>、后盖<5>、出油管<7>、扩散板组<8>组成。所说的真空罐体<4>的球面形封头偏轴线上方焊有一小筒体--形如“颈口”,“颈口”处筒壁焊有所说的真空吸管<2>,水蒸汽和水雾在“颈口”处通过真空吸管<2>被吸出;所说的喷油管<3>从“颈口”处插入真空罐体<4>内腔并置于轴线上方;所说的扩散板组<8>安装在真空罐体<4>内腔下方,(3)、所说的吸附再生器[6]是封闭式罐体装置,由盖(1)、吸附罐(4)、闷盖(3)、隔网板(9)、滤网衬(6)、两层不同目数的铜滤网(7)、(8)、储油筒(5)、观察镜(11)、排气阀(2)组成;所说的吸附罐(4)是一个球面形封头的圆筒形罐体,罐壁下方焊有一小筒体作为储油筒座;所说的不同目数的铜滤网(7)、(8)重叠包住滤网衬(6)一起安装在储油筒座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书贵
申请(专利权)人:谭书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