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靛果干酒的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784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靛果干酒的发酵方法,属于微生物与发酵领域。发酵步骤包括,S1:降酸菌的活化培养,获得降酸发酵种子液;S2:蓝靛果果浆降酸发酵,获得蓝靛果降酸发酵浆;S3:蓝靛果降酸发酵浆接入酿酒酵母继续发酵,获得蓝靛果混合发酵浆;S4:蓝靛果混合发酵浆成分调整,进行酒精发酵;S5:后发酵、陈酿、灌装及杀菌,获得蓝靛果干酒。所述降酸菌为陆生伊萨酵母WJL‑G4,所述酿酒酵母为安琪高活性酿酒酵母BV818。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陆生伊萨酵母菌与酿酒酵母菌联合发酵,实现蓝靛果干酒的生产,得到的蓝靛果干酒酒精度适宜、酸度和总糖符合国标干型果酒标准,果香酒香浓郁、酒体丰满,入口醇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与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靛果干酒的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1、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又称山茄子、黑瞎子果、鸟啄李、羊奶子等,分布广泛,在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等地区均有生长,同时在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蓝靛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红色素,可用于加工饮料、果酱、果糕、果酒、果露等,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与酿酒加工为一体的新型小浆果资源,属于“第三代水果”典型代表之一。

2、蓝靛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矿质元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果实中含有的花色苷、黄酮类物质、多酚等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炎和抗癌等功效。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蓝靛果提取得到的花青素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蓝靛果中有机酸含量较高,其纯果汁总酸可达30g/l以上,给蓝靛果带来突出的酸感,这使得蓝靛果产品在不添加过量糖时的酸感尖锐,产品感官品质较低,制约了蓝靛果的产品开发和利用,因此需通过降酸技术改善产品口感,提升产品综合品质。

<p>3、酵母是一种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靛果干酒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步骤包括,S1:降酸菌的活化培养,获得降酸发酵种子液;S2:蓝靛果果浆降酸发酵,获得蓝靛果降酸发酵浆;S3:蓝靛果降酸发酵浆接入酿酒酵母继续发酵,获得蓝靛果混合发酵浆;S4:蓝靛果混合发酵浆成分调整,进行酒精发酵;S5:后发酵、陈酿、灌装及杀菌,获得蓝靛果干酒;所述降酸菌为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WJL-G4,生物保藏信息为:于2019年10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8712,建议的分类命名为: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靛果干酒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步骤包括,s1:降酸菌的活化培养,获得降酸发酵种子液;s2:蓝靛果果浆降酸发酵,获得蓝靛果降酸发酵浆;s3:蓝靛果降酸发酵浆接入酿酒酵母继续发酵,获得蓝靛果混合发酵浆;s4:蓝靛果混合发酵浆成分调整,进行酒精发酵;s5:后发酵、陈酿、灌装及杀菌,获得蓝靛果干酒;所述降酸菌为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wjl-g4,生物保藏信息为:于2019年10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8712,建议的分类命名为: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检测结果为存活,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所述酿酒酵母为安琪高活性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v8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靛果干酒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降酸发酵种子液的活菌数为1×108-5×108c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玲南苏月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