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域电力运行,具体涉及一种区域电供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区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城市区域来讲,来自建筑物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30%,其中供暖的能源需求约占一半。加之,随着气候变暖、热带地区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对空间制冷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而制冷设备的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导致空间制冷的能源需求居高不下。目前虽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模拟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变化,但大都无法同时考虑供暖和制冷需求带来的能源需求变化,从而导致负荷预测的精准度较低。
2、目前常见的负荷预测模型大都是通过总结历史负荷数据的规律来进行未来时间的负荷预测,这种预测方式无法实现区域内细粒度的负荷预测,造成负荷预测精确度较低;同时,这种预测模型在面对可能引起负荷骤变的突发事件时,无法做出快速响应,导致突发事件下的负荷预测准确度低,进而引起电力需求预测准确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负荷预测精确度低及突发事件下的电力需求预测准确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电供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目标区域内各区域网格的多维度历史气象数据拟合出各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内外温度转换关系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建筑物的热惯性进行各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初始内外温度转换关系的平滑处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建筑物的热惯性进行各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初始内外温度转换关系的平滑处理之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电供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目标区域内各区域网格的多维度历史气象数据拟合出各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内外温度转换关系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建筑物的热惯性进行各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初始内外温度转换关系的平滑处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建筑物的热惯性进行各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初始内外温度转换关系的平滑处理之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内外温度转换关系的表达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区域网格建筑物内的人口密度对温度的影响进行各区域网格的冷热负荷需求变化情况的融合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冷热负荷需求变化情况,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虑区域发展和区域用电特性,基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冷热负荷需求变化情况进行电力需求转换,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电供预测模型,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的电供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电供预测模型之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历史电供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电供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校准的模型参数包括各区域网格内建筑物的内外温度转换关系中与每个维度气象数据对应的温度相关系数、平滑处理系数及制冷和供暖的温度阈值。
12.一种区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银,窦真兰,王松岑,张春雁,周翔,李建锋,周敏,李德智,谢邦鹏,庞敬帅,王尔玺,刘铠诚,陈赟,傅超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