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学,具体涉及一种作为生物防治菌的粘质沙雷氏菌及其在制备大豆菌核病防治剂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白毛病,病原为大豆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bary],属子囊菌门。首次发现于1837年,分布范围广,寄主种类多,能够侵染除禾本科外包括豆科、菊科、伞形科在内的41科400多种植物。
2、长期以来,防治大豆菌核病的主要方法是施用化学农药,然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产生耐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抑制大豆的结瘤和氮的固定等问题。因此,为了防治大豆菌核病,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环境友好、低毒的新方法。微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选择性强、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有效防治植物病害等优点,目前生防菌现已成为研究热点。
3、生物防治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高速的发展,已研究出40多种微生物来控制菌核病害的发生。小盾壳霉(c.minitans)、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为生物防治菌的粘质沙雷氏菌,该菌株已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42667,分类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G4。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为生物防治菌的粘质沙雷氏菌在制备大豆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防治剂方面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为生物防治菌的粘质沙雷氏菌,该菌株已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42667,分类命名为serrati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宁,张浩,高傲,潘洪玉,史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