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疏水链段与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及亲疏水转换涂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788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疏水链段与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及亲疏水转换涂料,该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是由表面具有羟基的无机纳米粒子与有机基团A或有机基团B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其中有机基团A或有机基团B的占比是由热失重分析所计算得到接枝密度表征,接枝密度为8~15g/g。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通过将疏水链段与pH响应官能团一体化分子设计,并通过对疏水链长的调控,来控制其pH响应行为和亲疏水转换程度,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为疏水链与pH响应亲疏水化转换之间的平衡提供新的见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超润湿材料,涉及一种疏水链段与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及亲疏水转换涂料,具体涉及一种疏水链段与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及利用该疏水链段与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制备得到基于烷基疏水链长调控的疏水涂料及该涂料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润湿性是固体表面在接触液体时对液体排斥或吸引的一种基本属性。工业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模拟极端的自然表面的润湿性,其中超疏水表面因其独特的表面特性,如自清洁、防污、抗菌、防腐蚀等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超疏水表面是指水接触角大于150°而滚动角小于10°的表面,通常由低表面能物质和表面微/纳米层次结构来构筑。然而传统制备的超疏水表面通常由于固定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表面润湿性是固定的,导致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的应用环境需求。因此,到目前为止,通过外部刺激交替发挥表面特性的智能润湿材料愈发受到研究者们关注。这种具有可逆切换润湿性的智能材料,特别是在超润湿和超抗润湿之间的转换,在微流控装置、液体操纵、油水分离等工业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疏水链段与pH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是由表面具有羟基的无机纳米粒子与有机基团A或有机基团B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其中有机基团A或有机基团B的占比是由热失重分析所计算得到接枝密度表征,接枝密度为8~15g/g;

2.一种疏水链段与pH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卤代烷R1-X包括溴代丙烷、溴代正丁烷、溴代仲丁烷、溴代戊烷、溴代正己烷、3-溴己烷、溴代庚烷、3-溴庚烷、溴代正壬烷、2-溴壬烷、溴十一烷、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水链段与ph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是由表面具有羟基的无机纳米粒子与有机基团a或有机基团b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其中有机基团a或有机基团b的占比是由热失重分析所计算得到接枝密度表征,接枝密度为8~15g/g;

2.一种疏水链段与ph响应官能团一体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卤代烷r1-x包括溴代丙烷、溴代正丁烷、溴代仲丁烷、溴代戊烷、溴代正己烷、3-溴己烷、溴代庚烷、3-溴庚烷、溴代正壬烷、2-溴壬烷、溴十一烷、5-(溴甲基)十一烷、溴十三烷、溴代十六烷、1-溴-2-甲基十六烷、溴十八烷、氯代正丙烷、氯代正戊烷、氯代正己烷、氯庚烷、氯代正壬烷、氯十一烷、氯代十二烷、氯代十四烷其中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经叔胺化取代反应,具体为在n-甲基乙醇胺与卤代烷r1-x混合后加入碱性溶液,并于40~60℃温度条件下搅拌反应12~24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缚酸剂包括三乙胺、吡啶、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飞李杭林王芳郭美琳王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