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泥石流坡面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根据固体物质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泥流、泥石流、水石流,常用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重力坝、格栅坝、格宾石笼坝及泥石流柔性防护系统,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筑的破坏,由于泥石流内部含有部分大体积石块,在与泥浆一起高速冲撞拦截坝后,易对拦截坝的结构造成损害。
2、此外,在泥石流的拦蓄过程中,泥石流中裹挟物也容易堵塞拦截坝的预留孔洞,造成其行洪能力下降,引起水位雍高、漫流过坝等问题,此时,拦截坝对于石渣、泥沙等固体物质的拦蓄效果将难以保证,严重时,还可能会因冲沟行洪不畅形成堰塞湖,进而发生溃决,引发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拦截坝上游两侧的斜坡通常为泥土层,由于缺少固定结构,在泥石流发生时极易被泥石流冲刷崩塌,成为泥石流的物源条件。现有的泥石流防护措施中还包括柔性防护网,但柔性防护网直接承受冲击荷载的能力有限,遇到规模较大的泥石流冲击时容易失效。
3、因此,本方案提出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固定在山坡上的缓冲结构一、缓冲结构二和缓冲结构三,所述缓冲结构二上设置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缓冲结构一和所述缓冲结构二之间,所述缓冲结构二的上方设置有抽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一包括竖直定位在斜坡地面上的支撑柱二(11)、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二(11)顶端的活动卡箍一(10)、穿设在所述活动卡箍一(10)内部的气囊筒一(7)、与所述气囊筒一(7)连接的充气泵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固定在山坡上的缓冲结构一、缓冲结构二和缓冲结构三,所述缓冲结构二上设置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缓冲结构一和所述缓冲结构二之间,所述缓冲结构二的上方设置有抽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一包括竖直定位在斜坡地面上的支撑柱二(11)、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二(11)顶端的活动卡箍一(10)、穿设在所述活动卡箍一(10)内部的气囊筒一(7)、与所述气囊筒一(7)连接的充气泵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二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轨道(1)、固定支撑在所述轨道(1)底端的支撑柱一(2)、移动设置在所述轨道(1)上的转运箱(3)、设置在所述转运箱(3)底端的动力轮(4),所述动力轮(4)移动设置在所述轨道(1)上;所述转运箱(3)的一侧设置有释放门(32),相邻的两个所述转运箱(3)之间通过柔性绳(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三包括竖直定位在斜坡地面上的支撑柱三(14)、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三(14)顶端的活动卡箍二(13)、穿设在所述活动卡箍二(13)内部的气囊筒二(12)、与所述气囊筒二(12)连接的充气泵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转运箱(3)一侧的斜板一(5)、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斜板一(5)底面的弧形杆二(51)、套设在所述弧形杆二(51)外侧的弧形弹簧二(52),所述弧形杆二(51)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斜板一(5)与所述转运箱(3)的铰接中心上,所述弧形弹簧二(52)的底端抵靠在所述转运箱(3)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良甫,王可鑫,杨雨亭,王才进,刘佳怡,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