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结束后,为验证成品路面的施工质量,通常需要进行取芯检测,通过取芯检测,可以获取路面的芯样,用于检测路面的厚度、密实度及其他技术指标,然而,取芯检测会在路面上留下芯样取走后形成的取芯坑洞,为了避免这些取芯坑洞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美观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修补。
2、目前,传统的取芯坑洞修补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现场检测人员根据经验将一定量的沥青冷补料填入取芯坑洞中,并使用铁锤进行击打实现填补。
3、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明显不足:首先,人工投料缺乏精准的计量和控制,导致每次投料量随机性较大,冷补料在取芯坑洞内分布不均;其次,由于人工击打的点位和力度具有较大主观性和差异性,难以确保冷补料的压实程度,从而导致修补后的取芯坑洞密实度和平整度不佳。修补质量的不足可能在后续使用中引发沉陷、裂缝等问题,不仅影响路面的整体性能,还增加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及工作方法,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包括:基
4、所述沥青冷补料投料组件包括补料筒、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于所述补料筒的底部,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水平往复移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打开及关闭,用于控制每一批次的投料量的一致性,保证压实的均匀性;
5、所述击实组件包括击实锤、第三齿条、连接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击实锤和竖直设置的第三齿条连接,且所述击实锤设于取芯坑洞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三齿条上下往复运输,带动所述击实锤上下运动,实现对取芯坑洞内部及上方的冷补料均匀挤压。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7、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隔板沿所述第一齿条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8、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第二齿条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三电机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所述第四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齿条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10、其中,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之间联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的控制面板,通过所述控制面板实现修补过程的自动化操作。
12、进一步地,所述沥青冷补料投料组件还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料槽一端设置于所述补料筒靠近第二齿条一侧的底部,另一端设置与孔洞靠近所述第二齿条一侧的口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至40°。
14、进一步地,所述补料筒的上部为漏斗型结构,用于引导冷补料流向补料筒底部。
15、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底部还设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用于将装置移动并在对应取芯坑洞上方锁定装置位置。
16、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如上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17、将装置移动至对应位置,使所述击实锤位于取芯坑洞的上方;
18、将所述第一隔板打开,沥青冷补料在重力作用下填充至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容纳空间;
19、将所述第一隔板关闭后,将所述第二隔板打开,冷补料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取芯坑洞内,将所述第二隔板关闭,完成一次投料循环;
20、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击实锤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对取芯坑洞内的冷补料进行均匀压实。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击实锤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对取芯坑洞内的冷补料进行均匀压实,步骤包括:
22、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击实锤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23、根据预设的压实深度和次数参数,调整所述击实锤的往复频率和幅度;
24、实时监测压实后的冷补料是否达到预期的平整度和密实度;若是,则停止所述击实锤运动,结束压实操作,进入下一环节;若否,则重新启动第二驱动件,继续驱动击实锤进行往复压实,直至达到预定平整度和密实度为止。
25、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26、通过补料筒底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间隔设置及交替开关,可实现每一批次投料量的一致性,保证冷补料的均匀分布;通过第二驱动件控制击实锤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使每一批次的冷补料均匀压实,从而提高填补后取芯坑洞的冷补料均匀度和表面平整度,大幅提升施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依次设于所述基体内的沥青冷补料投料组件和击实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三电机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所述第四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齿条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的控制面板,通过所述控制面板实现修补过程的自动化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冷补料投料组件还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料槽一端设置于所述补料筒靠近第二齿条一侧的底部,另一端设置与孔洞靠近所述第二齿条一侧的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至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依次设于所述基体内的沥青冷补料投料组件和击实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三电机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所述第四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齿条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的控制面板,通过所述控制面板实现修补过程的自动化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取芯坑洞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冷补料投料组件还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料槽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光来,张号森,马仕亮,蔡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