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450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由于该半导体器件中至少两个第一栅极和至少两个第一有源区交叉设置,并且第二有源区位于相邻第一有源区之间,第二栅极位于第二有源区上,使得该半导体器件在形成至少四个晶体管时,在第二有源区和第二栅极处形成了第五个晶体管。这种排布没有改变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同时,增加了晶体管数量,并且增加了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摩尔定律的诞生,半导体器件中晶体管的数量每年会翻一翻。随着时间的推进,工艺结点已经达到2nm甚至0.3nm,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晶体管的数量,提升芯片的运行速度。

2、当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不通过结构的改变已经无法增加晶体管的数量,但是结构的改变会使得工艺很复杂。

3、基于此,如何通过排布设计来进一步增加半导体器件中的晶体管的数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增加半导体器件中晶体管数量,增加半导体器件集成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栅极层,

3、所述衬底包括:

4、至少两个第一有源区,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

5、第二有源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有源区之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栅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区包括第一沟道区,所述第二有源区包括第二沟道区;所述第一沟道区与所述第二沟道区的导电类型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区还包括第一掺杂区,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第一沟道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第二沟道区的导电类型相反,所述第二沟道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有源区的所述第一掺杂区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栅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区包括第一沟道区,所述第二有源区包括第二沟道区;所述第一沟道区与所述第二沟道区的导电类型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区还包括第一掺杂区,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第一沟道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第二沟道区的导电类型相反,所述第二沟道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有源区的所述第一掺杂区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一栅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区包括第一沟道区,所述第二有源区包括第二沟道区;第一沟道区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第二沟道区具有第二导电类型,所述第一沟道区与所述第二沟道区的导电类型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区还包括第二掺杂区,所述第二掺杂区与所述第一沟道区沿所述第一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智王仲盛刘哲儒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