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143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该紫外光电探测器,包括外延层、沟道层、势垒层、介质层、阴电极和阳电极;其中,外延层、沟道层和势垒层自下而上层叠设置;沟道层和势垒层形成透明电极;阳电极设置在外延层上,阳电极和透明电极呈相互交叉的叉指型分布方式排列;阴电极设置在势垒层上;介质层位于沟道层上对势垒层的叉指部形成包围结构,以隔离阳电极与阴电极。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金属叉指与透明叉指交替排布,能够扩大单次光刻电极间距,降低金属剥离难度,利用介质层在阴电极和阳电极之形起到隔离效果,防止阴阳电极短路,从而降低了紫外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光线入射时不同折射系数物质所镀成的薄膜,产生某种特殊光学特性,具体而言,每种材料对于不同波长的光会表现出独特的光学特性,而材料的参数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滤波效果,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介质薄膜以及调整介质薄膜的材料参数,可实现探测器对特定波长入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同时,在探测器的制备过程中,刻蚀工艺可以阻断二维电子气,降低暗电流,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在材料表面引入一些缺陷和不稳定的表面态,这些表面态会增加光生载流子的复合。

2、gan hemt结构探测器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其中二维电子气的存在,能够制得高响应的紫外探测器。然而,这种探测器的响应度若要进一步提高,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极间距的减小可以增强电场强度,提高载流子的收集效率,从而提升探测器的响应度。但是,由于受到当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在减小电极间距的过程中极易形成短路现象。这是因为随着电极间距的不断减小,制造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变得极高,任何微小的工艺偏差都可能导致电极之间的距离过近,从而引发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延层、沟道层、势垒层、介质层、阴电极和阳电极;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层的材料为非故意掺杂GaN或AlXGa(1-X)N,其中X在20%~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层包括连接的第一沟道部和第二沟道部,所述第一沟道部位于所述外延层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沟道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状沟道层形成叉指部,所述条状沟道层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沟道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势垒层包括连接的第一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延层、沟道层、势垒层、介质层、阴电极和阳电极;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层的材料为非故意掺杂gan或alxga(1-x)n,其中x在20%~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层包括连接的第一沟道部和第二沟道部,所述第一沟道部位于所述外延层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沟道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状沟道层形成叉指部,所述条状沟道层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沟道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势垒层包括连接的第一势垒部和第二势垒部,所述第一势垒部位于所述第一沟道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势垒部包括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媛黎伟正罗祎航黄永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