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极片及极片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514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极片及极片制备方法。电池单体包括至少两片极片和至少两片隔离膜,至少两片极片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为具有拐角区和平坦区的多层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各极片包括卷绕后位于拐角区与平坦区的交界区域处的多个过渡极片部和位于自身最外层的端部的边缘极片部,至少两片极片包括至少一个强化极片部,强化极片部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强化层,其中,至少一个强化极片部包括至少一个极片的至少一个过渡极片部。该电池单体利于降低电极组件长期使用后极片在该过渡极片部发生开裂的风险,从而利于降低电池单体失效风险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极片及极片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具有卷绕式的电极组件的电池单体的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统称极片)在卷绕后热压过程中,拐角区易出现开裂而引起的极片失效和安全隐患。

2、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极片的拐角区贴附胶片的方式增强极片在拐角区的强度,以期解决极片在热压过程中拐角区易开裂而引起的失效和安全隐患问题,而未考虑使用过程中易引起极片开裂的因素。

3、上述陈述仅用于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极片及极片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电极组件长期使用后极片易局部开裂而引起的失效和安全隐患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至少两片极片和至少两片隔离膜,至少两片极片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为具有拐角区和平坦区的多层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各极片包括卷绕后位于拐角区与平坦区的交界区域处的多个过渡极片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20),包括至少两片极片和至少两片隔离膜(242),所述至少两片极片包括正极极片(241)和负极极片(243),所述正极极片(241)、所述隔离膜(242)和所述负极极片(243)依次层叠并卷绕为具有拐角区(C)和平坦区(S)的多层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24),各所述极片包括卷绕后位于所述拐角区(C)与所述平坦区(S)的交界区域处的多个过渡极片部(24B)和位于自身最外层的端部的边缘极片部(24F),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片极片包括至少一个强化极片部,所述强化极片部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强化层(24S),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强化极片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极片的至少一个所述过渡极片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20),包括至少两片极片和至少两片隔离膜(242),所述至少两片极片包括正极极片(241)和负极极片(243),所述正极极片(241)、所述隔离膜(242)和所述负极极片(243)依次层叠并卷绕为具有拐角区(c)和平坦区(s)的多层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24),各所述极片包括卷绕后位于所述拐角区(c)与所述平坦区(s)的交界区域处的多个过渡极片部(24b)和位于自身最外层的端部的边缘极片部(24f),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片极片包括至少一个强化极片部,所述强化极片部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强化层(24s),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强化极片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极片的至少一个所述过渡极片部(24b),并且,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x),设于所述过渡极片部(24b)的所述强化层(24s)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在的所述过渡极片部(24b)的所述拐角区(c)和所述平坦区(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2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强化极片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极片的所述边缘极片部(24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2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24s)至少位于其所在的所述强化极片部的沿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y)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20),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20),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20),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20),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华王玮张正宋晋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