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装配,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装置和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的高速化、重载化的不断发展,提高轨道车辆能效显得尤为重要。列车的高速化一方面要求提供机车的牵引功率,另外一方面要求实现列车的轻量化。新材料的应用是轻量化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腐蚀、耐疲劳、抗冲击的材料特性,复合材料车身设计已经成为主流,随着车声上新型材料的应用,对车辆的装配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结构件本身加工误差及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造成的偏差累积,装配过程中偏差流的传递以及材料本身可能出现变形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零部件之间存在贴合不紧密、间隙不一致,进而导致结构铆接性能差。
2、现有的车体装配过程中对于偏差的处理一般以现场返修为主,主要是通过工装压紧、增加垫片、去除材料等手段对装配过程中的各类偏差进行调整,返修过程耗时耗力且成本较高。
3、如何减少实际装配过程中偏差的产生,减少结构件在装配完成后由于偏差导致的返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所述基准零件和所述待装配零件的装配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目标偏差项对应的目标偏差范围之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装配模型添加偏差项的偏差范围,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装配模型的测量项,包括:
6.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所述基准零件和所述待装配零件的装配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目标偏差项对应的目标偏差范围之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装配模型添加偏差项的偏差范围,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装配模型的测量项,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辉,刘建伟,王鹏,曲晓红,陈燕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