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290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包括一固定的蜗轮及沿着蜗轮外周圆啮合绕行的一蜗杆;蜗杆设于一回转器本体旁侧的次本体中,而次本体连结一护圈,护圈具有一上开放端及下端的安装环座,而一出力轴盖及一出力轴承,呈上下迭合并夹置蜗轮固定于回转器本体的安装环座上;一本体上盖,则固定于蜗轮顶面;一无给油轴承环,套设于出力轴承的上外缘与蜗轮的内圆之间;以及,一止推环片,设在出力轴盖底面及蜗轮的内凹顶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因不使用传统轴承,可以保有蜗轮内圆较多的壁厚而提升其强度,及简化加工程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应用在太阳能发电装置上的太阳追踪器的 转向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可减少加工程序及提升蜗轮结构强度的转向 机构。
技术介绍
运用环境的绿色能源,诸如太阳能、水力能、风能等等,可促进人类生活,且不致产生过量的二氧化碳;然而绿色能源的取得不易, 以太阳能发电为例,仍受制于天气、时间、位置等因素,而无法普遍 的利用。因此,为增进太阳能发电的效益,可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上设 置追踪太阳方位的转向机构。图1、图2所示的现有的一种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80,是由一 减速机81驱动一蜗杆82,蜗杆82设于一转座83中,转座83顶面架 设一太阳追踪器84,蜗杆82与一被固定的蜗轮85啮合并绕着其圆周 转动,使太阳追踪器84可随此转动而追踪太阳的位置,以撷取最充足 的能量。请参阅图3,如上述的转向机构80,转座83可绕着固定的蜗轮85 周缘转动,而转座83又通过螺紋与位于蜗轮85顶底面的一轴承座86、 87与蜗轮85轴连接,轴承座86、 87再借着上下两滚柱轴承91、 92及 一侧边滚柱轴承93与蜗轮85接触转动。如上的转向机构,虽然提供 了太阳追踪器84以达到为追踪太阳而转向的需求,但是在生产上,由 于以三个滚柱轴承^:为轴承座与蜗轮间的转动接口 ,使得两轴承座与 蜗轮上必须设置相应的轴承槽94、 95、 96,使生产程序复杂、耗时而增加成本;而此种设计,使蜗轮内圓只剩下一薄弱的凸缘851承载上 方重量,随时都有断裂而必须更换整个蜗轮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太阳转向器的转向机构存在的问题,因此,本实 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转向机构,以解决现有转向机构从制造到使用的 高成本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包括一固定的蜗轮及 与蜗轮啮合并沿着蜗轮外周圓绕行的一蜗杆,其特征在于上述蜗杆 设于一回转器本体旁侧的次本体中,而次本体连结一护圈,护圈具有 一上开放端及下端的安装环座,而一出力轴盖及一出力轴承,呈上下迭合并夹置蜗轮固定于回转器本体的安装环座上; 一本体上盖,固定于蜗轮顶面; 一无给油轴承环,套设于出力轴承的上外缘与蜗轮的内 圓之间;以及, 一止推环片,设在出力轴盖底面及蜗轮的内凹顶面之 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 本技术的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凭借出力轴承套设的无 给油轴承环与蜗轮的内圓形成转动配合,及止推环片设在出力轴盖底 面与蜗轮的内凹顶面之间的这种设计,与现有的转向^L构相比,除可 以降低转动组件间的摩擦系数外,因不使用传统轴承,可以保有蜗轮 内圓较多的壁厚,从而提升其强度;而且,此种设计也不需如现有技 术那样对蜗轮做过多的轴承座加工,因此可简化加工程序及成本。2、 本技术的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其中在本体上盖的上外 缘邻近回转器本体的护圈的上开放端,以及本体上盖的下内缘邻近出 力轴承的顶面,各嵌设一防尘圈,以便抵抗户外的风沙雨水进入转向 机构中。3、本技术的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其中出力轴承靠近内圆 的顶底面处各设置一 O型环,以阻挡润滑油脂的外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的外部立体图。图2为现有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结合太阳能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现有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的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结 构图。图5为图6沿A-A向的剖示图。图6为图5沿B-B的剖示图。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型新型1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10回转器本体11护圈m上开放端112安装环座12次本体20出力轴承21无给油轴承环22止推环片23出力轴盖231底面232外缘524 内圓25 O型环30 蜗轮31 内圆32 内凹顶面33 内凹侧面 40 本体上盖 41、 42防尘圈 50 外部座体60 蜗杆61 蜗轮70 太阳追踪器 现有技术80 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81 减速机82 蜗杆83 转座84 太阳追踪器85 蜗轮86、 87轴承座91、 92两滚柱轴岸义93 侧边滚柱轴承94、 95、 96轴承槽851 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以详细说明 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效果。如图4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1,包括一回转器本体10、 一出力轴承20、 一无给油轴承环21、 一蜗轮30、 一止推环片22、 一出力轴盖23及一本体上盖40;其中回转器本体IO 包括一护圈11及位于其外旁侧的次本体12,其中护圈11具有一上开 放端111及下端的安装环座112,而出力轴盖23及出力轴承20则上下 迭合并夹置蜗轮30固定安装于回转器本体10的安装环座112上;以 及,本体上盖40固定于蜗轮30顶面,两者的结合体再固定于一外部 座体50(如图6、图7所示)。如上所述的回转器本体10的次本体12中设一蜗杆60,而外部的 一减速机构(图中未示)驱动与蜗杆60同轴的蜗轮61,使与固定的蜗轮 30啮合的蜗杆60转动,并带动回转器本体IO、出力轴承20及出力轴 盖2 3沿着蜗轮3 0外周圓绕行,进而让连接于出力轴盖2 3上方的太阳 追踪器70也随之转动而产生追踪太阳的功能。如上所述的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1,其中出力轴承20的上外缘 套设的无给油轴承环21与蜗轮30的内圆31形成转动配合;以及,止 推环片22设在出力轴盖23底面231及蜗轮30的内凹顶面32之间以 降低摩擦系数。如此设计,与现有的转向机构相比,可以保有蜗轮30 内圓较多的壁厚(即强度较佳),从而维持出力的转动顺利。而出力轴 盖23的外缘232与蜗轮30的内凹侧面33之间,可以设计成间隙配合, 从而省去轴承的设置。为了使上述轴承维持较好且持久的润滑性,在本技术的较佳 实施例中,进一步在出力轴承20靠近内圆24的顶底面处各设置一 0 型环25,以阻挡润滑油脂的外流。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为使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1能 抵抗户外的可能的风沙雨水,进一步在本体上盖40的上外缘及下内缘各嵌设一防尘圈41、 42,以保护蜗轮30及出力轴承20等转动组件, 以减少故障机会。防尘圈41、 42在设置上可与回转器本体10的护圏 11的上开放端111及与出力轴承20顶面保持一间隙J人而不妨碍转向 机构1的转动。以上所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并非用 以限制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任何本
的技术人员,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包括一固定的蜗轮,与蜗轮啮合并沿着蜗轮外周圆绕行的一蜗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回转器本体,包括一护圈及其外旁侧的次本体,其中护圈具有一上开放端及下端的安装环座,所述蜗杆设于次本体中;一出力轴盖及一出力轴承,呈上下迭合并夹置蜗轮固定于回转器本体的安装环座上;一本体上盖,固定于蜗轮顶面;一无给油轴承环,套设于出力轴承的上外缘与蜗轮的内圆之间;一止推环片,设在出力轴盖底面及蜗轮的内凹顶面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出力轴承靠近内圓的顶底面处各设置一O型环。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本体上盖的上外缘邻近回转器本体的护圏的上开》丈端,以及本体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追踪器的转向机构,包括一固定的蜗轮,与蜗轮啮合并沿着蜗轮外周圆绕行的一蜗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回转器本体,包括一护圈及其外旁侧的次本体,其中护圈具有一上开放端及下端的安装环座,所述蜗杆设于次本体中; 一出力轴盖及一出 力轴承,呈上下迭合并夹置蜗轮固定于回转器本体的安装环座上; 一本体上盖,固定于蜗轮顶面; 一无给油轴承环,套设于出力轴承的上外缘与蜗轮的内圆之间; 一止推环片,设在出力轴盖底面及蜗轮的内凹顶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淳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工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