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机器人,具体说是一种自适应管径的工业管道内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管道检测机器人,也被称为管道cctv检测机器人,是一种集成了机械、电气和仪表技术的自动化设备。它能够自动进出管道,并携带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或操作机械,在工作人员的远程控制操作或计算机自动控制下进行一系列的管道检测作业。
2、通过管道机器人代替人工在狭窄的管道内部移动,使得可将管道内部的状况通过摄像头显示,并且,管道检测机器人可对局部区域进行操作,便于人员将管道内部的构件检修或维修。
3、目前,市面上的管道检测机器人在使用时,由于采用车轮的驱动方式进行移动,且管道内部底端会积存其他杂物,使得车轮在碾压其他杂物时会出现车身倾斜的现象,并且,现有的管道检测机器人上缺少辅助定位的构件,使得管道检测机器人无法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致使现有的管道检测机器人在使用时无法进行杂物处理和自适应管道直径的功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管径的工业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包括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的后端顶部固定安装有自适应定位装置(1),所述支撑部件(2)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定位装置(1)包括液压气缸(4)、支撑基架(5)、套管(6)、第一弹簧(7)、位移基架(8)和定位轮(9),所述支撑基架(5)固定安装在液压气缸(4)的顶端,所述套管(6)固定安装在支撑基架(5)的两侧顶端,所述第一弹簧(7)固定安装在套管(6)靠近支撑基架(5)的内部一端,所述位移基架(8)滑动贯穿套管(6)背离支撑基架(5)的一端与第一弹簧(7)连接,所述定位轮(9)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管径的工业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包括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的后端顶部固定安装有自适应定位装置(1),所述支撑部件(2)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定位装置(1)包括液压气缸(4)、支撑基架(5)、套管(6)、第一弹簧(7)、位移基架(8)和定位轮(9),所述支撑基架(5)固定安装在液压气缸(4)的顶端,所述套管(6)固定安装在支撑基架(5)的两侧顶端,所述第一弹簧(7)固定安装在套管(6)靠近支撑基架(5)的内部一端,所述位移基架(8)滑动贯穿套管(6)背离支撑基架(5)的一端与第一弹簧(7)连接,所述定位轮(9)转动安装在位移基架(8)背离第一弹簧(7)的一端内部,所述支撑部件(2)包括推送装置(10)、传动装置(11)和车轮(12),所述车轮(12)对称设置在传动装置(11)的两侧,所述推送装置(10)滑动插接在传动装置(11)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管径的工业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装置(10)包括前推板(13)、滑动杆(14)、套杆(15)、活动插杆(16)、支撑前架(17)、齿条(18)、第二弹簧(19)、翼板(20)和第三弹簧(21),所述滑动杆(14)滑动插接在支撑前架(17)的顶端内部,所述前推板(13)固定安装在滑动杆(14)的前端,所述套杆(15)固定安装在支撑前架(17)的两侧顶端,所述第三弹簧(21)固定安装在套杆(15)的内部前端,所述活动插杆(16)滑动贯穿套杆(15)的后端与第三弹簧(21)的后端连接,所述齿条(18)固定安装在活动插杆(16)的后端,所述第二弹簧(19)固定安装在套杆(15)的底部后端,所述翼板(20)固定安装在第二弹簧(19)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管径的工业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1)包括竖架(22)、位移横板(23)、刮条(24)、定位座(25)、支撑外壳(26)、定位套(27)、轴杆(28)、收卷轮(29)、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31)、连接绳(32)、导线轮(33)和延伸支架(34),所述轴杆(28)对称转动安装在支撑外壳(26)的两侧,所述第一齿轮(30)固定安装在轴杆(28)上,所述定位套(27)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外壳(26)的两侧前端,所述定位座(25)固定安装在支撑外壳(26)的顶部前端,所述竖架(22)对称固定安装在定位座(25)的顶部前端,所述延伸支架(34)对称固定安装在竖架(22)的顶端,所述导线轮(33)对称转动安装在延伸支架(34)靠近轴杆(28)的侧端上,所述收卷轮(29)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理践,张强,张晓北,宁仁鹏,蔡东齐,王硕,王英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路杰管道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