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线可插通钓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13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钓线可插通钓竿,它的中竿由使合成树脂浸渍到强化纤维的预浸渍材料构成,具有:位在最内面且沿着外周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一层部、积叠在第一层部外侧且沿着轴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二层部、积叠在第二层部外侧且沿着外周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三层部、及积叠在第三层部的竿根侧端部外周且沿着轴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四层部。第二层部在从第四层部所积叠的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其厚度越朝向竿根侧越薄,第四层部是越向竿根侧越厚且从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形成了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大的嵌合公部。在形成嵌合公部的第四层部,是在圆周方向隔着间隔在多处形成了深度未到达第三层部的切口沟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ishing r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shing line can be inserted through the rod rod, it is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impregnated to strengthen pre impregnated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fiber, has in the most inner surface and the first layer, the fiber stacking in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outer layer are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part, fiber reinforced the stacking in second layers and third lateral reinforcing fiber layer, and the stacking in the butt side third layer ends of peripheral an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is arranged with fourth layer of reinforcing fibers arranged along the peripheral direction along the peripheral direction. The second layer in the butt side from the fourth layer of stacking end a certain range in thickness toward the butt side is thin, the fourth layer is closer to the root pole side more thick and began to have a certain range from the butt side end form a chimeric male part with a diameter greater than the other part the. In the fourth par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meric part, a trench is formed in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t a plurality of locations in a depth not reaching the third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使用于钓鱼方面的钓竿,特别是在竿体内部具有用来让钓线穿过的钓线通路的钓线可插通钓竿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钓竿之中,被称作钓线可插通钓竿的类型的钓竿,是在竿体内部具有可让来自于卷线器的钓线穿过的钓线通路的类型的钓竿。这种钓竿,在用来安装卷线器的卷线器座的前侧具有用来将钓线导入至竿体内的导入口。将来自于卷线器的钓线从该导入口插入到竿体内,依序导引到前侧,从前端侧端部导出到外部。另一方面,作为将复数的竿体连结而成的钓竿的连结方法,是有称作抽出型式的钓竿。这种抽出型式的连结方法,在大直径竿体与可收容在大直径竿体内地连结在其前侧的小直径竿体方面,大直径竿体,于前侧端部内周具有嵌合母部,小直径竿体,于竿根侧端部外周具有嵌合公部。而且,在要钓鱼时,则将各竿体依序朝前侧拉出将嵌合公部与嵌合母部互相嵌合在一起组成一支钓竿。另一方面,当要收起来时就将前侧的竿体依序收容到竿根侧的竿体内而成为小型化的状态。在这种钓线可插通钓竿,有很大的问题点,会有很容易积水的问题。在这种让钓线穿过竿体内部的钓线可插通钓竿,与投入水中的同时附着在钓线的水份会进入到竿体内部,水分会积聚在竿体内。因此,最近都是在竿体的内周面实施涂敷上拨水涂料等的加工,也实施有一些措施让钓竿藉由强力震荡等的作业来让积聚在内部的水份能依序朝前侧排出。可是,即使在钓线可插通钓竿之中,特别是以抽出形式将复数的竿体连结在一起的时候,是发现有,在各竿体的连结部分,位于前侧的竿体的内径与位于竿根侧的内径的直径差异会成为障碍而会有妨碍排水的现象。因此,在考虑这种竿体彼此的连结部分的直径差异方面,是希望开发出能顺利地将积聚在竿体内部的水份予以排除的钓竿。在这方面,虽然也考虑过在竿体彼此的连结部分形成排水孔等,而在以抽出形式将复数的竿体连结在一起的钓竿,这些竿体彼此的连结部分,是以根侧的竿体来支承位于前侧的竿体的部分,需要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因此,不能随便形成孔部等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就是要提供一种钓线可插通钓竿,不会减低竿体的强度,又可容易地将积存在内部的水份予以排除。第1项专利技术的钓竿,是在内部具有可让钓线穿过的钓线通路且以抽出形式将复数的竿体连结在一起的钓线可插通钓竿,是具备有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管状体,且在前侧端部内周具有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小的嵌合母部的大直径竿体、以及可收容在大直径竿体内地连结在大直径竿体的前侧且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管状体,且在从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具有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大的嵌合公部的小直径竿体。这个小直径竿体,是由使合成树脂浸渍到强化纤维的预浸渍材料所构成,是具有位在最内面且沿着外周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一层部、积叠在第一层部的外侧且沿着轴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二层部、积叠在第二层部的外侧且沿着外周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三层部、以及积叠在第三层部的竿根侧端部外周且沿着轴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四层部。这个第二层部在从第四层部所积叠的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其厚度是越朝向竿根侧越薄。另一方面,第四层部是越向竿根侧越厚且从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形成了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大的嵌合公部。而在形成嵌合公部的第四层部,是在圆周方向隔着间隔在复数处形成了,从竿根侧端部朝轴方向延伸超过与嵌合母部的嵌合范围到达前侧,且深度没有到达第三层部的复数的切口沟槽。在这种钓竿,在收容时是将小直径竿体插入收容到大直径竿体内成为小型化的状态。当要延伸时,是将小直径竿体从大直径竿体内拉出,使小直径竿体的嵌合公部嵌合到大直径竿体的嵌合母部将其固定连结。然后就组成一支钓竿可以来钓鱼。在嵌合公部与嵌合母部嵌合在一起时,形成于嵌合公部的切口沟槽提供了排水沟槽的功能。当在投时振动该钓线可插通钓竿的话,积聚在大直径竿体内的水就会顺势向前侧移动。水一旦到达大直径竿体的前侧部分,水就会通过小直径竿体的嵌合公部的切口沟槽,让水排出到小直径竿体的外部。形成在这个小直径竿体的竿根侧端部的外周面的嵌合公部,是由沿着轴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四层部所构成,即使在轴方向形成切口沟槽也不会因为该切口沟槽的形成让强化纤维断裂,不容易让其强度降低。在该小直径竿体的嵌合公部附近,如以下所述,不会由于切口沟槽让第三层部产生破损,可以保证竿体有足够的破坏强度。在小直径竿体的嵌合公部附近,第二层部是越向竿根侧其直径越小,而相对地在第四层部在第三层部的外周侧越朝竿根侧直径越大的型态中,形成了各种预浸渍材料层,即使将切口沟槽形成在嵌合公部,其切口沟槽也很难到达第三层部。总之,就算在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体处理的竿体是将各种层部以一定的厚度积叠起来,在竿根侧端部将切口沟槽形成于轴方向的话,由于切口沟槽加工会很容易与竿体的轴方向平行,所以竿根侧的切口沟槽的深度会变的很深,切口沟槽就会很容易到达第三层部。而且,第三层部是沿着外周方向排列了强化纤维的用来保持竿体的破坏强度的重要的层部,该部分的破损会让竿体的强度显著地降低。相对的,其小直径竿体,是藉由将第二层部作成越向竿根侧越薄,将第四层部作成越向竿根侧越厚,则相对的第三层部会被配置在距离竿体周面很深的位置,即使形成切口沟槽也很难让第三层部破损。位于前侧的小直径竿体在其嵌合公部,是被支承在位于竿根侧的大直径竿体,可以维持住该部分让它有足够的破坏强度。在这种钓竿,可以藉由第一层部及不会破损的第三层部来维持该部分让其有足够的破坏强度。藉由本专利技术,就不会使竿体的强度降低,可以容易地将积存在钓线可插通钓竿的竿体内部的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形态的钓线可插通钓竿的全体图。图2是在图1的钓线可插通钓竿的主上竿2与中竿3的连结部分附近的显示图。图3是图1的中竿3的竿根侧端部的放大剖面图。图4是图2的中竿3的IV-IV剖面图。图5是图1的中竿3的工序的显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形态参照图面来加以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形态的钓线可插通钓竿,是具有主竿1、依序以抽出形式连结在主竿1的前侧的主上竿2、以抽出形式连结在主上竿2的前侧的中竿3、及前头细竿4。各竿体是分别实施有前端较细的锥杆加工的管状体,在内部具有竿体收容部(没有图标)。之后会详细说明,这些各竿体是将使合成树脂浸渍在碳纤维等的强化纤维的预浸渍材料予以焙烧而成的构件。在各竿体形成有用来分别以抽出形式依序连结所需要的嵌合公部或嵌合母部。主竿1的竿根侧端部的内周面形成了螺纹突起成为了内螺纹部,在这个内螺纹部是装卸自如地安装着尾栓部10。而在主竿1的周面,是设置有可装卸自如地安装卷线器(没有图标)的卷线器座5。并且,在主竿1的前侧周面则形成有用来将来自于卷线器的钓线导入到竿体内部的钓线导入口6,在钓线导入口6上则配置有钓线导入导座7。而在前头细竿4的前侧端部,是连结有顶导座8。而来自于卷线器(没有图标)的钓线会被导引到钓线导入导座7然后从钓线导入口6穿入到竿体内部,然后会穿过各竿体的内部依序导引到前侧的竿体,再从顶导座8导出到前侧。接下来针对各竿体的连结部分的构造以主上竿2与中竿3为例来加以说明。如图2~图4的详细显示,主上竿2在前侧端部的内周面是具有与其它部分相比是局部地直径较小且厚度较厚的嵌合母部2a。这个部分是将预浸渍材料以其它方式积叠上去是局部较厚的部分。中竿3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线可插通钓竿,是在内部具有可让钓线穿过的钓线通路且以抽出形式将复数的竿体连结而成的钓线可插通钓竿,其特征为: 具备有: 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管状体,且在前侧端部内周具有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小的嵌合母部的大直径竿体、 以及可收容在上述大直径竿体内地连结在上述大直径竿体的前侧且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管状体,且在从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具有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大的嵌合公部的小直径竿体; 上述小直径竿体,是由使合成树脂浸渍到强化纤维的预浸渍材料所构成,是具有:位在最内面且沿着外周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一层部、积叠在上述第一层部的外侧且沿着轴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二层部、积叠在上述第二层部的外侧且沿着外周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三层部、以及积叠在上述第三层部的竿根侧端部外周且沿着轴方向排列有强化纤维的第四层部; 上述第二层部,在从积叠着上述第四层部的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其厚度是越朝向竿根侧越薄; 上述第四层部,是越向竿根侧越厚,且从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形成了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大的上述嵌合公部; 在形成上述嵌合公部的第四层部,是在圆周方向隔着间隔在复数处形成了:从竿根侧端部朝轴方向延伸超过与嵌合母部的嵌合范围而到达前侧,且深度未及第三层部的切口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1-5-2 134805/011.一种钓线可插通钓竿,是在内部具有可让钓线穿过的钓线通路且以抽出形式将复数的竿体连结而成的钓线可插通钓竿,其特征为具备有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管状体,且在前侧端部内周具有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小的嵌合母部的大直径竿体、以及可收容在上述大直径竿体内地连结在上述大直径竿体的前侧且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管状体,且在从竿根侧端部开始一定的范围具有直径较其它部分更大的嵌合公部的小直径竿体;上述小直径竿体,是由使合成树脂浸渍到强化纤维的预浸渍材料所构成,是具有位在最内面且沿着外周方向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圣比古盐谷幸信宇都野信义太田昭谷川尚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