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932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1
本技术提供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主治组件、辅助组件,所述主治组件包括主控制手柄、动力泵、主操作杆以及主工作探头,所述主控制手柄上端后侧转动安装有功能切换旋钮,所述主控制手柄上端前侧安装有动力泵,所述主控制手柄前端设置有主操作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主治组件和辅助组件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医生在清除嗜酸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炎症时,医生的双手可同时进行操作工作,即左手穿刺后注药,右手抽吸鼓室内积液,从而改变传统手术中左手持耳镜或耳内镜,右手先后进行注药和吸药的繁琐操作,无需反复稀释和抽取,大大降低手术时长,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临床上对于嗜酸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是全身加局部的激素对因治疗,以及鼓膜穿刺置管的对症治疗,嗜酸性中耳炎是一种难治性中耳炎: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富含嗜酸性细胞,并且合并性鼻窦炎、鼻息肉以及哮喘,通常,这类患者需要多次进行鼓膜穿刺置管术,但是效果并不长久,大多在一段时间后复发而再次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针对嗜酸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刺置管、肉芽清除以及激素耳浴仍是对症治疗的关键环节。

2、临床上传统的鼓膜穿刺置管术对于嗜酸性中耳炎患者的手术难度很大,因为嗜酸性中耳炎的中耳积液不同于普通的中耳积液:前者富含嗜酸性细胞,嗜酸性细胞释放大量嗜酸性黏蛋白,因而嗜酸性中耳的积液非常黏稠。通常的鼓膜穿刺置管术,主要有三个步骤:①于鼓膜前下方做小弧形切口②抽吸鼓室内积液③向鼓室内注入激素(如曲胺奈德、地塞米松等)并清除④置入鼓膜通气管。而对于嗜酸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刺置管术,中耳积液无法直接吸出,需要先用地塞米松稀释积液之后再吸出,然而事实上,这种稀释操作需要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主治组件(100)、辅助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治组件(100)包括主控制手柄(110)、动力泵(130)、主操作杆(150)以及主工作探头(1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手柄(110)外形结构以及尺寸规格均与辅助控制手柄(210)的外形结构以及尺寸规格相同,所述主控制手柄(110)和辅助控制手柄(210)均为一种枪柄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探头(140)前端正上侧向内开设有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主治组件(100)、辅助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治组件(100)包括主控制手柄(110)、动力泵(130)、主操作杆(150)以及主工作探头(1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手柄(110)外形结构以及尺寸规格均与辅助控制手柄(210)的外形结构以及尺寸规格相同,所述主控制手柄(110)和辅助控制手柄(210)均为一种枪柄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探头(140)前端正上侧向内开设有工作腔道一,所述主工作探头(140)前端上侧通过工作腔道一安装有切开刀(14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除嗜酸性中耳炎症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探头(140)前端右上侧向内开设有工作腔道五,所述主工作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丹李轶马晓博王硕王媛冯林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