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YGK专利>正文

发光性复合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903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纱线,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和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该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的至少一部分含有蓄光剂。所述复合纱线兼具在暗处的可见性和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制成的钓线或其它纱线所需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的发光性复合纱线。更具体地 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夜钓用的钓线等的发光性复合纱线,所述纱线具有起 源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的优异的强度特性,以及通过外部光刺激时发 光、即使在除去该外部刺激后在暗处仍持续发光的充分的发光性能。
技术介绍
目前,已提出主要用于夜钓用钓线的各种发光性纤维和纱线。它们主要 由含有蓄光剂的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利用蓄 光剂的作用提供通过外部光刺激时发光,即使在除去该外部刺激后在暗处仍 持续发光的发光性能。同时,近年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纱线作为机械强度高且伸长率低的钓线受到瞩目,并有各种提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尽管如此, 但还未见将发光性纱线用作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钓线等。这是因为对具有充分发光所需的蓄光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纱 线进行纺纱大幅损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强度和伸长率特性。因为含有蓄光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另一个 想得到的选择是涂布含有蓄光剂的树脂组合物。但是,该方法需要相当多的 涂布量以确保充分可见的发光性,这有可能阻碍确保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 维制成的钓线等所需的特性。事实上,已提出具有用含有蓄光剂的热塑性树 脂组合物熔融覆盖的高强度有机合成纤维的芯成分的复合纤维(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3)。除了上述问题以外,熔融被覆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存在由 熔融被覆时的热所引起的强度劣化的缺点。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992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8414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0077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比较例1 )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 并兼具在暗处的可见性和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制成的钓线或其它纱线 所需特性的发光性复合纱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含有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长丝和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且该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的至少一部分 含有蓄光剂的复合纱线具有所需的特性。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最 终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1) 一种复合纱线,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和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 该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的至少 一部分含有蓄光剂;(2) 根据上述(1)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所述纱线的比重小于1.0;(3) 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所述纱线的强度为 11cN/dtex以上;(4) 根据上述(1) ~ (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所述纱线 的伸长率为5%以下;(5) 根据上述(1) ~ (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所述其它 的合成树脂长丝由选自由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和氟树脂构成的 组中的至少 一种热塑性树脂制成;(6) 根据上述(1) ~ (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所述纱线 为编织纱线;(7) 根据上述(6)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所述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为单丝;(8) 根据上述(1) ~ (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构成所述 纱线的长丝通过使用树脂而 一体化;(9) 根据上述(1) ~ (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对所述纱 线涂覆有机硅表面处理剂;(10) 根据上述(I) ~ (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所述纱 线的外周进一步用树脂覆盖;(11) 根据上述(l) ~ (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纱线,其中,所 述纱线为钓线。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纱线具有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制成的现有纱线所不 具有的在暗处可见性优异的发光性,特别优选用作夜钓钓线。此外,本专利技术 的纱线无需为了得到所需的发光性而使用的大量的蓄光剂,因此,不但经济, 在设计上也优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纱线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和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 该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的至少 一 部分含有蓄光剂。作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优 选使用分子量约为200,000以上的聚乙烯,更优选使用分子量约为600,000 以上的聚乙烯。这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以为均聚物或乙烯与具有约3~ 10 个碳原子的低级a-烯烃,例如丙烯、丁烯、戊烯、己烯等的共聚物。作为这 种乙烯与a-烯烃的共聚物,优选使用每1000个碳原子含有平均约0.1 ~ 20 个a-烯烃的共聚物,更优选使用每1000个^^原子含有平均约0.5 ~ 10个a-烯烃的共聚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的制造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昭55-5228号公报和 日本特开昭55-107506号公报中公开,并可以使用这些本身已知的方法。或 者,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可使用诸如夕、、,二一7 (注册商标,东洋 纺株式会社制)和7^夕卜,(注册商标,八氺々工/P社制)等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上述夕、、^二一7和7^夕卜,基本上以相同方式制造,且通常作为通过 凝胶纺丝制造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已知。但作为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 丝,通常得不到具有充分直径的单丝。因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通常为 复丝。同样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也优选使用复丝。优选使用拉伸强度为18cN/dtex以上、伸长率为6%以下、且伸长模凄t为 530cN/dtex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纱线除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以外,还含有其它的 合成树脂长丝(以下可简称为"辅助长丝")。对构成上述辅助长丝的合成 树脂(以下可称为"其它的合成树脂")不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 成纤合成树脂,但是优选为热塑性树脂。合成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 例如聚烯烃类、聚酰胺类、聚酯类、氟类、聚丙烯腈类和聚缩醛类树脂。其 中,优选为聚酰胺类、聚酯类、氟类和聚缩醛类树脂,更优选为聚烯烃类树 脂,特别优选为聚丙烯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特别是聚丙烯树脂具有低比重, 由此可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纱线整体的比重。而且,这种树脂具有与上述超高分子 量聚乙烯长丝相似的熔点,因此易于对纱线的后加工设定温度条件。聚酰胺类树脂的实例包括诸如尼龙6、尼龙66、尼龙12、尼龙6,10等 脂肪族聚酰胺及其共聚物,由芳香族二胺和二羧酸形成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及 其共聚物等。聚酯类树脂的实例包括通过芳香族二羧酸、脂肪族二羧酸或它们的酯与 二元醇化合物的缩聚得到的聚酯及其共聚物等,芳香族二羧酸例如为对苯二 曱酸、间苯二曱酸、萘-2,6-二曱酸、苯二曱酸、a,(3-(4-羧基苯基)乙烷、4,4'-二羧基苯、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等,脂肪族二羧酸例如为己二酸、癸二酸等, 二元醇化合物例如为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聚乙二醇、四亚曱基二醇等。氟类树脂的实例包括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六氟 丙烯和它们的共聚物等。聚缩醛类树脂的实例包括例如聚曱醛等在主链上具有缩醛键的均聚物 和共聚物。由上述其它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长丝的至少一部分需要含有蓄光剂。通过 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其它的合成树脂,将蓄光剂捏合到其它的合成树脂中, 然后用公知的方法进行熔融纺丝,可以容易地得到含有蓄光剂的辅助长丝。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蓄光剂为公知的蓄光剂,只要在外部光刺激时发光,并即 使在除去该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纱线,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和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该其它的合成树脂长丝的至少一部分含有蓄光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YGK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