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867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包括边坡本体,边坡本体上浇筑有格构梁,格构梁为若干个,相邻格构梁的顶角相接位置设置有锚杆,锚杆嵌入边坡本体内,格构梁内侧固定有弯钩,格构梁内码砌有生态袋,生态袋上覆盖网片,网片的边缘挂在弯钩上,与弯钩5形成可拆卸连接。网片固定在格构梁的弯钩挂件上,提高了生态袋的自身稳固性,网片和弯钩挂件组成的可拆卸装置,便于后期对格构梁内的生态袋植被进行养护以及更换,降低了边坡维护成本,实现了加固边坡岩土体和绿化生态的双重功效,本技术属于绿色生态防护,适用范围广,在岩质边坡坡率较陡的砂土及土质边坡等均可适用,特别在易风化岩质边坡坡面防护中具有显著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边坡岩石防护,具体涉及一种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岩质边坡采用绿色生态坡面防护已成为岩质边坡坡面防护设计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岩质边坡坡面生态防护主要采用上覆素土并植草、挂三维植草网等形式,但植草网与岩面结合性差,坡面覆土易沿岩面溜滑、绿化效果差。

2、因此,采用植生袋进行边坡生态修复是必要的,如公开号cn206110147u的专利申请文本《一种边坡植生袋生态防护结构》(公开日2008年3月5日)中公开了一种边坡植生袋生态防护结构,在由相邻四个锚杆孔合围形成的单元内铺设植生袋,植生袋内灌装有种植土壤,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坡面绿化目的,但是植生袋边角增设的连接口增加了袋体所承受的拉力,导致袋体易破损,一旦发生破裂崩塌则需要对整个坡面网片进行拆卸,并更换新的植生袋,对人力及经济成本造成了极大浪费,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存在的岩质边坡坡面生态袋发生破损坍塌时,坡面网及生态袋不便于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本体(6),所述边坡本体(6)上浇筑有格构梁(1),所述格构梁(1)为若干个,相邻所述格构梁(1)的顶角相接位置设置有锚杆(2),所述锚杆(2)嵌入边坡本体(6)内,所述格构梁(1)内侧固定有弯钩(5),所述格构梁(1)内码砌有生态袋(3),所述生态袋(3)上覆盖网片(4),所述网片(4)的边缘挂在弯钩(5)上,与弯钩(5)形成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1)沿边坡本体(6)的坡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等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易风化...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本体(6),所述边坡本体(6)上浇筑有格构梁(1),所述格构梁(1)为若干个,相邻所述格构梁(1)的顶角相接位置设置有锚杆(2),所述锚杆(2)嵌入边坡本体(6)内,所述格构梁(1)内侧固定有弯钩(5),所述格构梁(1)内码砌有生态袋(3),所述生态袋(3)上覆盖网片(4),所述网片(4)的边缘挂在弯钩(5)上,与弯钩(5)形成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1)沿边坡本体(6)的坡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等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1)内码砌的生态袋(3)袋体紧贴坡面,每排相邻两个所述生态袋(3)之间形成竖缝,相邻两排所述生态袋(3)的竖缝需错开,生态袋(3)在格构梁(1)内的深度为20-3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易风化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袋(3)的材质为聚丙烯或聚酯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莉吕远强姜海波赵金刚马驰史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