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医用生物材料。
技术介绍
1、现代医学中缝合线作为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性能直接关系到伤口愈合的质量和速度。胶原蛋白缝合线的成分主要从动物的胶原蛋白中提取,通过去除杂质、交联等工艺,使胶原蛋白分子之间形成稳定结构,从而增强缝合线的强度和抗张性能,随着时间在体内逐渐被降解吸收,减少拆线带来的二次伤害和感染风险。
2、尽管胶原蛋白缝合线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一些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免疫原性导致的个体差异过敏反应,加工过程中的交联剂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在特殊组织(如神经组织)中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的渗透压变化导致局部麻木等异常症状,以及在血管丰富的组织中因降解吸收速度过快导致伤口的出血和开裂,这限制了胶原蛋白缝合线的应用。
3、材料表面改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基于儿茶酚胺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在材料表面引入反应性官能团的研究成为热点。研究发现,儿茶酚胺的结构中侧链胺基的存在使其自聚合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它自身作为单体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速离心方法为:将收集的上清液置于离心管,4℃条件下分别于300×g离心10分钟、2000×g离心10分钟和10000×g离心30分钟,以去除死细胞和碎片;然后4℃条件下、100000×g超速离心70分钟,弃去上清,用少量PBS重悬,再次以100000×g超速离心70分钟,弃去上清,获得Hu-MSC-Ex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速离心方法为:将收集的上清液置于离心管,4℃条件下分别于300×g离心10分钟、2000×g离心10分钟和10000×g离心30分钟,以去除死细胞和碎片;然后4℃条件下、10000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寒,李亚龙,程朝飞,孙蕾,吕朋举,王建法,申思宁,
申请(专利权)人:岳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