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刹车泵,具体为一种一体式刹车泵。
技术介绍
1、随着日常出现增多,为便于日常出行部分消费者会购买摩托车、电瓶车等便携式交通工具,随着摩托车和电瓶车需求增多,其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重要,通常摩托车刹车系统包括刹车把手、刹车下泵、油路和刹车上泵,目前刹车下泵通常由第一泵体部和第二泵体部构成,即刹车下泵为分体式泵体,第一泵体部和第二泵体部通过螺栓等部件进行连接,但第一泵体部和第二泵体部的设计会导致第一泵体部和第二泵体部之间留存有缝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应力冲击影响第一泵体部与第二泵体部之间缝隙会逐渐增大甚至导致第一泵体部相对第二泵体部出现松动现象,且分体式泵体设计会导致整个泵体的抗压性能较弱,在日常使用时易受到车辆震动影响导致第一泵体部与第二泵体部的连接处出现磕碰等现象,甚至出现螺栓等连接件断裂的情况,同时分体式设计使得生产效率受到影响,即需要单独生产第一泵体部和第二泵体部,同时螺栓等连接部件也需要单独生产并再单独进行组装,以此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如若将泵体一体成型设计会导致其内部刹车空腔以及刹车空腔中的活塞槽等结构难以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刹车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便于加工且抗压性能优良的一体式刹车泵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刹车泵,包括经加工一体成型的泵体,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供外界刹车部件安装的刹车空腔,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供外界加工装置置入以加工刹车空腔的加工孔,所述加工孔与刹车空腔连通设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刹车泵泵体经加工一体成型制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独生产第一泵体部和第二泵体部再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泵体的技术,本技术不需要单独生产第一泵体部和第二泵体部,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不需要螺栓等连接件,以此减少成本支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第一泵体部和第二泵体部在长时间使用下或受到外界应力冲击下两者之间出现裂缝或两者松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整个泵体一体化制成能提高泵体整体抗压强度,进而排出安全隐患,以此提高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而泵体经加工形成有刹车空腔,刹车空腔初步加工其内部孔洞均为加工,因此在泵体上加工与刹车空腔连通的加工孔,使得外界加工装置能够进入到刹车空腔中,对刹车空腔进行加工,以及根据设计需求对刹车空腔内部进行活塞槽加工、孔洞加工、开槽加工、刹车空腔内部形状加工等,进而提高加工效率;在加工完成后通过盖板与加工孔的螺纹配合实现盖板对加工孔的封闭,进而避免外界杂质或异物进入到刹车空腔中对刹车空腔中所安装的刹车部件造成侵蚀或影响刹车部件运行,而上述技术中限位件的设置,用以在泵体长时间使用下或泵体受到高额载荷冲击时,若盖板与加工孔螺纹配合失效可通过限位件对盖板进行限位,避免盖板与加工孔分离导致加工孔封堵失效,进而避免外界杂质或异物进入到刹车空腔中对刹车空腔中所安装的刹车部件造成侵蚀或影响刹车部件运行;上述技术中通过加工孔的设置还可以便于外界刹车部件安装,进而提高拆装效率。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外周壁与加工孔内周壁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加工孔内周壁上经加工形成有内孔,所述内孔直径大于加工孔直径设置,所述内孔内周壁与加工孔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限位件包括环向设置在盖板外周壁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侧壁与盖板外周壁组合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抵接配合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盖板一体加工成型设置。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限位件包括设置在盖板上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呈环状,其侧壁与盖板外周壁组合形成有第二台阶面,通过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的抵接配合实现对盖板的轴向限位,即在盖板与加工孔之间螺纹配合失效时,盖板受到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的配合使其难以沿加工孔轴线方向往泵体外脱离,进而提高盖板在加工孔中的稳定性,同时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设计避免盖板在受到外界高额载荷冲击时水平晃动,进而提高盖板在加工孔中的稳定性;上述技术中第一限位部与盖板一体加工成型,即第一限位部与盖板为同一受力部件,且避免第一限位部与盖板之间出现分离或松动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盖板在加工孔中的稳定性。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外周壁上环向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内孔内周壁上环向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设置。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通过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的螺纹连接实现第一限位部与内孔的连接,即实现盖板与加工孔的螺纹连接,同时第一螺纹槽设置在第一限位部上以便盖板的加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拆装效率。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工孔内周壁上经加工形成有预留槽,所述限位件包括环向设置在盖板外周壁上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预留槽插接配合设置且第二限位部侧壁与预留槽内侧壁抵接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连接设置且第二限位部与盖板一体加工成型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外周壁、第一限位部外周壁和盖板外周壁三者组合径向截面呈台阶状设置。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限位件包括设置在盖板上的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呈环状,其侧壁与与预留槽内侧壁抵接配合设置,第二限位部侧壁与预留槽内侧壁的抵接配合实现对盖板的轴向限位,即在盖板与加工孔之间螺纹配合失效时,盖板受到第二限位部与预留槽的抵接配合使其难以沿加工孔轴线方向往泵体外脱离,进而提高盖板在加工孔中的稳定性,同时预留槽和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的设计避免盖板在受到外界高额载荷冲击时水平晃动,进而提高盖板在加工孔中的稳定性;上述技术中第二限位部与盖板一体加工成型,即第二限位部与盖板为同一受力部件,且避免第二限位部与盖板之间出现分离或松动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盖板在加工孔中的稳定性;上述技术中第二限位部外周壁、第一限位部外周壁和盖板外周壁三者组合径向截面呈台阶状设置,以此形成呈阶梯状的限位面,进而提高盖板在加工孔中的稳定性。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预留槽内周壁与第二限位部外周壁间隙配合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预留腔。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预留槽内周壁与第二限位部外周壁间隙配合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预留腔,使得生产厂家可根据生产需求和刹车需求在预留腔中安装不同类型的垫圈,例如耐磨垫圈用以提高垫圈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摩擦阻力,以此避免第二限位部受外界应力冲击带动盖板出现晃动或松动或转动等问题,又例如为满足密封需求,可在预留腔中安装防水密封橡胶,以此提高预留槽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密封强度,进而提高加工孔与刹车泵体之间的密封强度。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内壁上开设有拆装槽。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拆装槽的设置以便操作人员拆装盖板,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刹车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经加工一体成型的泵体,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供外界刹车部件安装的刹车空腔,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供外界加工装置置入以加工刹车空腔的加工孔,所述加工孔与刹车空腔连通设置,所述加工孔上设置有用于在刹车空腔加工后封堵加工孔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加工孔螺纹配合设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在盖板与加工孔螺纹配合失效时防止盖板与加工孔分离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刹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外周壁与加工孔内周壁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加工孔内周壁上经加工形成有内孔,所述内孔直径大于加工孔直径设置,所述内孔内周壁与加工孔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限位件包括环向设置在盖板外周壁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侧壁与盖板外周壁组合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抵接配合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盖板一体加工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刹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外周壁上环向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内孔内周壁上环向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刹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内周壁与第二限位部外周壁间隙配合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预留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刹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内壁上开设有拆装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刹车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经加工一体成型的泵体,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供外界刹车部件安装的刹车空腔,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供外界加工装置置入以加工刹车空腔的加工孔,所述加工孔与刹车空腔连通设置,所述加工孔上设置有用于在刹车空腔加工后封堵加工孔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加工孔螺纹配合设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在盖板与加工孔螺纹配合失效时防止盖板与加工孔分离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刹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外周壁与加工孔内周壁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加工孔内周壁上经加工形成有内孔,所述内孔直径大于加工孔直径设置,所述内孔内周壁与加工孔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限位件包括环向设置在盖板外周壁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侧壁与盖板外周壁组合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抵接配合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盖板一体加工成型设置。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廖源,陈瑞盂,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力尔诺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