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羟基萘-3-羧酸造粒物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811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显著抑制了飞散性的2-羟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及其制法。提供以平均粒径150μm以上、硬度70g~3000g为特征的2-羟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和以干式压缩2-羟基萘-3-羧酸得到成形物、再将其粉碎、分级为特征的该造粒物的制造方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著抑制了飞散性的2-羟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2-羟基萘-3-羧酸作为颜料或染料的中间体是重要的,其制造一般是先让β-萘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制成β-萘酚钠,然后使其在加压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制成2-羟基萘-3-羧酸的钠盐,再添加无机酸使之酸析分离,这种方法是已知。作为β-萘酚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早就有人采用称之为所谓科尔柏-施密特反应的固-气相反应,但这个反应需要50小时以上的长反应时间,而且由于高温下反应的热不均匀性,β-萘酚损失多,反应中导致相变化的反应难以抑制,有难以得到稳定收率等问题,为了改进这一点,有人提出了使用反应介质的方法等诸多方法。本专利技术者之一已经专利技术了使轻油或煤油、β-萘酚钠和β-萘酚组成的液状混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法(参照特公昭56-53296号公报),这种方法目前正在工业上实施。这种方法是可以连续化的,杂质含量极少,可以提供品质波动度极小的2-羟基萘-3-羧酸。若采用这种方法,则能得到诸如熔点220~221℃、纯度99.5%β-萘酚钠含量0.03%这样高品质的2-羟基萘-3-羧酸。2-羟基萘-3-羧酸可通过酸析、过滤、离心分离等操作从母液中分离,水洗后干燥,就可以作为颜料或染料的中间体使用。2-羟基萘-3-羧酸的结晶一般含有非常微细的粉末,飞散性强。此外,2-羟基萘-3-羧酸有强烈粘膜刺激性,因而在操作上带来很大麻烦。例如,以2-羟基萘-3-羧酸作为颜料或染料的中间体进料时,若将2-羟基萘-3-羧酸投入反应槽中,则微细粉末状的2-羟基萘-3-羧酸就会变成粉尘飞舞上来。在空气中飞舞的2-羟基萘-3-羧酸微细粉末很不容易沉降,会在广阔范围内飘浮,污染环境,刺激作业者的皮肤、粘膜,从而产生不快感。为了减轻这样的进料时的作业性或安全性问题,作业者要佩带防尘眼镜或防尘面罩,或者采用在与反应槽的原料进料口不同的口吸收脱气、用过滤器捕集微细粉末的方法,但这是不够的。2-羟基萘-3-羧酸的飞散性之所以强烈,可以认为是由于它含有非常微细的结晶,而且由于它几乎不溶于水中、几乎不引起吸湿等的现象、各个结晶微粒不经由附着水凝聚、结合、因而受到外来冲击时容易发生以各个独立的微细微粒形式运动。此外,微细的2-羟基萘-3-羧酸粉末添加到溶剂中时,微粒彼此之间会形成块状物,因而溶解性变差,有给作业带来麻烦这样的问题。为了抑制有这样的性状的物质的飞散性,特开昭59-196841号提出了具有特定粒度特性、把水分含量调整到13~30%的2-羟基萘-3-羧酸粉末混练、用挤出式造粒机造粒后干燥、再进行湿式挤出的造粒法方案。然而,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颗粒剂由于各个微粒的结合力弱,输送时或传送时等情况下颗粒会崩解、返回到原来的小粒径微粒状态而发生飞散,因而不能令人满意。此外,为了用这种方法颗粒化,要向2-羟基萘-3-羧酸的干燥粉末中添加预定量的水,或者有必要对酸析的2-羟基萘-3-羧酸用离心分离等进行水分调整,从而使制造步骤变得繁杂,无法推向大量生产。另一方面,在医药品等的制造步骤中,有人提出了把糊精、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粘结剂连同水或醇等溶剂一起添加到主药粉末中、混练、造粒来制造良好颗粒剂的方案。然而,在2-羟基萘-3-羧酸的制造步骤中,若添加这些粘结剂,就不能得到高纯度的2-羟基萘-3-羧酸,若基于这样的2-羟基萘-3-羧酸来合成偶氮颜料或聚合物等,有也会引起色调恶化或成形品劣化等这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得到显著抑制了飞散性的2-羟基萘-3-羧酸造粒物。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提供2-羟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其特征在于平均粒径在150μm以上、硬度为70~3000g。有这样的特性的2-羟基萘-3-羧酸的造粒显著抑制了飞散性、变得容易操作、环境污染或对人体的影响极大地减轻了。而且,这种2-羟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即使给予颇强的冲击,也不会返回到原来微细粉末状的微粒,输送时等的崩解受到了抑制。进而,虽然平均粒径在150μm以上,但与以往的小粒径(40~70μm)颗粒相比,显示出同等以上的溶解特性,适合作为颜料或染料的中间体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造粒物,通过使2-羟基萘-3-羧酸粉末干式压缩得到成形物、将其粉碎、分级,就能较好地制备。因此,这样的制备方法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定义平均粒径平均粒径系指像以下那样测定的值重量预先测定的造粒物用目孔1180μm、500μm、297μm、180μm、106μm和74μm的筛目依次过筛,测定筛目上的残存量。首先,全量用1180μm筛目以230rpm筛10分钟。测定筛目上的残存量,求出相对于最初重量而言的重量%。另一方面,通过筛目的造粒物全量用500μm的筛目同样过筛。依次重复此操作,最后测定通过74μm筛目的造粒物重量。所得到的结果用下式求平均粒径平均粒径(μm)=(1180×1180μm筛目上残存部%/100)+(500×500μm筛目上残存部%/100)+(297×297μm筛目上残存部%/100)+(180×180μm筛目上残存部%/100)+(106×106μm筛目上残存部%/100)+(74×74μm筛目上残存部%/100)+(45×74μm筛目通过部分%/100)硬度用简易颗粒硬度计测定。把尖端φ1mm的圆锥台型压棒插入试样中心并加重,能使试样破碎的加重为硬度。用磨损度试验器测定的粉化率测定造粒物的粉化难易。取各试样10g,用60M的筛目(目孔0.25mm),以230rpm的速度过筛1分钟。筛目上残存的造粒物用内部直径27cm,厚度4cm的磨损度试验器给予3分钟、25转/分钟的冲击,然后再次用60M的筛目过筛1分钟。给予冲击前的造粒物在筛目上的残存量为W1,给予冲击后的造粒物在筛目上的残存量为W2,粉化率用下式表示粉化率(%)=(W1-W2)/W1×100 静止角、充气表观比重、填充表观比重是用细川micron公司制粉末试验机(PT-N型)按试验机上附带的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静止角在标准筛(10目)上使样品振动,通过漏斗,用注入法测定。充气表观比重在筛上使样品振动、通过Shout落下,接纳于规定容器中进行测定。填充表观比重把样品装入规定的容器中,从一定高度进行规定次数敲击,用敲击的冲击力捣实后进行测定。压缩度压缩度是从充气表观比重与填充表观比重用下式求出的值(填充表观比重-充气表观比重)/填充表观比重×100本专利技术的2-羟基萘-3-羧酸造粒物是按上述测定的平均粒径150μm以上的,但较好可以是297~2000μm、更好可以是350~1600μm的。若平均粒径不足150μm,则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飞散抑制效果,而且溶解时容易形成块状物而使溶解速度变慢。若平均粒径超过2000μm,则虽然飞散抑制效果优异,但有溶解速度慢、作业效率变差的倾向。本专利技术的2-羟基萘-3-羧酸造粒物理想的是,通过74μm筛目的微粒的比例在14%重量以下、较好在6%重量以下。若通过74μm筛目的小粒径微粒的比例超过14%重量,则变得容易飞散。本专利技术的2-羟基萘-3-羧酸造粒物的硬度可以是70~3000g、更好的是100~1000g。若硬度不足70g,则造粒物变得容易崩解,因而输送时等会粉末化而成为飞散的原因。若硬度超过3000g,则结合力太强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2-羟基萘-3-羧酸造粒物,其特征在于,平均粒径在150μm以上,硬度为70g~3000g。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隆三北山雅也泉地信孝奈良俊吾橘高正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上野制药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