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783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连接装置,包括:一外壳结构;一支撑结构,其凸设于外壳结构的后侧面上;一电路板,其一端位于外壳结构中,其另一端固定于支撑结构中;一连接器,其位于外壳结构中,且固定于电路板上;一软性隔板,其位于外壳结构中以及连接器后,软性隔板接触于外壳结构的内缘面且形成干涉配合;以及一密封胶,其涂布于软性隔板的后侧面上。藉此,由于软性隔板与外壳结构之间为干涉配合,使得两者之间无间隙,形成第一道防水措施。密封胶涂布于软性隔板的后侧面上,待密封胶凝固后,形成第二道防水措施。如此,水分难以从外壳结构之中通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作为一种插座连接装置,尤指一种可防水的插座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插座连接装置为了能承载长度较长的电路板,以及为了支撑及绝缘之用,其 外壳结构的后方会另外设置一支撑结构,电路板的一端卡接于支撑结构之间。然而,该支撑结构及电路板会造成外壳结构之中难以设置些防水措施,只能在外 壳结构之外设置一垫圈,此举的防水效果较差,水分仍有机会从外壳结构中通过。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于公知技术仍有改善的空间,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 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公知技术的 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装置,其具有较佳的防水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创作提出一种插座连接装置,包括一外壳结构,该外壳结构之 中设有一空间,该外壳结构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分别设有一前开口及后开口,该前开口及该 后开口与该空间相连通;一支撑结构,其凸设于该外壳结构的后侧面上,该支撑结构之间设 有一通槽,该通槽与该空间相连通;一电路板,其一端位于该空间之中,其另一端固定于该 通槽之中;一连接器,其位于该空间之中,且固定于该电路板上;一软性隔板,其位于该空 间之中以及该连接器之后,该软性隔板被该电路板贯穿,该软性隔板接触于该外壳结构的 内缘面,该软性隔板与该外壳结构的内缘面之间为干涉配合;以及一密封胶,其涂布于该软 性隔板的后侧面上。藉此,本创作的插座连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该软性隔板与外壳结构之 间为干涉配合,使得两者之间无间隙,形成第一道防水措施。密封胶涂布于软性隔板的后侧 面上,待密封胶凝固后,形成第二道防水措施。如此,外界环境中的水分难以从外壳结构之 中通过,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创作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创作的详细说 明及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创作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的另一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图6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7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的另一使符号说明1插座连接装置11外壳结构111空间112前开口113后开口114凸缘115螺纹部12支撑结构121通槽13电路板131卡勾14连接器15软性隔板151中央部152外围部16防护结构161罩体162延伸臂163夹持片17密封胶18垫圈19固定环20缆线201芯线21转接连接器2壳体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创作的插座连接装置1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插座连 接装置1可包括有组件如下一外壳结构11、一支撑结构12、一电路板13、一连接器14、一 软性隔板15、一防护结构16、一密封胶17、一垫圈18及一固定环19。以下先说明该插座连接装置1各组件的结构特征,尔后再说明该插座连接装置1 的使用方式。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及图3所示的插 座连接装置1为参考来描述,但插座连接装置1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如此。外壳结构11可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所制成,其外型大致为一圆柱然后外缘面 上有一切平面,而外壳结构11之中设有一空间111,外壳结构11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则分别 设有一前开口 112及后开口 113,前开112及后开113分别与空间111相连通。另外,外壳 结构11的外缘面可设有一凸缘114及一螺纹部115,凸缘114位于螺纹部115的后方。凸 缘114为一圆环,其后侧面与外壳结构11的后侧面为共平面。支撑结构12也可由一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所制成,其凸设于外壳结构11的后侧 面上,且位于后开口 113之外围。支撑结构12与外壳结构11为一体成型。支撑结构12之 间设有一通槽(through groove) 121,且通槽121与空间111相连通。电路板13的外型可为一凸字状的结构,所以电路板13的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的 宽度。电路板13的前端位于外壳结构11的空间111之中,而后端固定于支撑结构12的通 槽121之中。固定方式有多种,例如电路板13后端的宽度略大于通槽121的宽度,使得电 路板13后端与支撑结构12形成干涉配合,从而让电路板13被支撑结构12夹住而固定;或 是电路板13后端设有两卡勾131,卡勾131卡于支撑结构12之中等方式。连接器14为一种符合RJ45规格的插座连接器,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为USB、 mini-USB等规格的连接器。连接器14具有胶芯座及导电端子等连接器基本组成组件,由于 连接器14的结构及组成非本创作的主要重点,也广泛被本领域的通常知识者所理解,所以不详加说明。连接器14位于外壳结构11的空间111之中,并且固定于电路板13上,与电 路板13形成电性连接。软性隔板15可为硅胶隔板或橡胶隔板等软性且可防水的材料所制成的隔板,其 位于空间111之中以及连接器14之后。并且软性隔板15被电路板13贯穿,软性隔板15 更接触于外壳结构11的内缘面。由于软性隔板15的横截面大于软性隔板15所在之处的 空间111的横截面,使得软性隔板15与外壳结构11的内缘面之间成为干涉配合,如此软性 隔板15与外壳结构11之间将无间隙。软性隔板15具有一中央部151及一外围部152,外围部152环绕中央部151,外围 部152可具有一圆弧面,使得整个软性隔板15较容易推入外壳结构11的空间111中。外 围部152之后会接触于外壳结构11的内缘面,并且外围部152与外壳结构11之间无间隙。防护结构16由可导电的金属材料所制成,其具有一罩体161、两延伸臂162及两夹 持片163。罩体161可为一『倒U』状的结构体,其位于支撑结构12的通槽121之中,以及 固定于电路板13之上。罩体161可直接插于电路板13上而固定,或是再另外焊接于一起。两延伸臂162由罩体161向前延伸出,并穿过软性隔板15,连接器14位于两延伸 臂162之间。两夹持片163分别设置于两延伸臂162的末端,并夹持住连接器14,且伸入连 接器14之中。防护结构16是为了电磁防护之用。请参阅图5所示,密封胶17涂布于软性隔板15的后侧面上,可涂满整个后侧面而 将外壳结构11的后开口 113封住。另外防护结构16的延伸臂162会穿过密封胶17。而密 封胶17为一环氧树脂胶(印oxy resin glue)。垫圈18由软性且可防水的材料所制成,例如硅胶或橡胶等。垫圈18环绕外壳结 构11,且位于凸缘114之前。而固定环19也环绕外壳结构11,并且螺接于外壳结构11的 螺纹部115,固定环19更位于垫圈18之前。凸缘114及固定环19是为了连接装置1安装Z用ο以上为本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1各组件的结构特征说明,由于软性隔板15与外 壳结构11之间为干涉配合,使得两者之间无间隙,形成第一道防水措施。密封胶17涂布于 软性隔板15的后侧面上,待密封胶17凝固后,形成第二道防水措施。如此,外界环境中的 水分难以从外壳结构11之中通过。以下将说明本实施例的插座连接装置1的使用方式。请参阅图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结构,该外壳结构之中设有一空间,该外壳结构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分别设有一前开口及后开口,该前开口及该后开口与该空间相连通;一支撑结构,其凸设于该外壳结构的后侧面上,该支撑结构之间设有一通槽,该通槽与该空间相连通;一电路板,其一端位于该空间之中,其另一端固定于该通槽之中;一连接器,其位于该空间之中,且固定于该电路板上;一软性隔板,其位于该空间之中以及该连接器之后,该软性隔板被该电路板贯穿,该软性隔板接触于该外壳结构的内缘面,该软性隔板与该外壳结构的内缘面之间为干涉配合;以及一密封胶,其涂布于该软性隔板的后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瑞荣
申请(专利权)人:勖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