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管道连接,尤其是涉及一种三通管件。
技术介绍
1、当前,在流体输送系统中,管道连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传统的管道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这些传统连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际需求,但在安装便捷性、密封性能、耐腐蚀性和维护便利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2、相关技术下,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中,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在三通管件内部安装传感器和调节阀来控制介质流量。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管道内的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而调节阀则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开合程度,以达到平衡两个出口端的压力和流量的目的。此外,还有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是在三通管件内部设置固定的分隔板,通过物理方式改变两个出口端的流通面积比,从而实现基本的流量分配功能。然而,这种方法的灵活性较差,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安装传感器和调节阀会显著增加三通管件的成本,这对于一些低成本的应用场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其次,复杂的结构设计使得三通管件的制造和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增加了生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和第一分流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组件(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所述第一弹性件(24)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分流板(22),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连接杆(21)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24)在可恢复的形变下具有驱使所述分流板(22)朝远离所述连接杆(21)一侧运动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分流组件(3),所述第二分流组件(3)还包括分流管(31)和第一滑移座(32),所述分流管(31)平行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和第一分流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组件(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所述第一弹性件(24)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分流板(22),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连接杆(21)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24)在可恢复的形变下具有驱使所述分流板(22)朝远离所述连接杆(21)一侧运动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分流组件(3),所述第二分流组件(3)还包括分流管(31)和第一滑移座(32),所述分流管(31)平行于所述第二管道(12),所述分流管(31)上沿自身周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流孔(311)和第二分流孔(312),所述第一滑移座(32)位于所述分流管(31)内,所述第一滑移座(32)沿所述分流管(31)的管长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分流孔(311)和所述第二分流孔(3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移座(32)的两端,所述第一分流孔(311)与所述分流腔(13)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孔(312)与所述分流腔(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位于所述第二管道(12)内,所述分流管(31)两端各设有一所述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卡接于所述第二管道(12),所述限位环(4)与所述分流管(31)接触,以由所述限位环(4)对所述分流管(31)滑出所述第二管道(12)进行阻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31)一侧沿自身管长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313),所述连接杆(21)远离所述分流板(2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313)后连接于所述第一滑移座(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通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与每一所述分流板(22)之间通过伸缩杆(5)连接,所述伸缩杆(5)位于所述分流板(22)靠近所述分流管(31)的一侧,所述伸缩杆(5)活动段转动连接于所述分流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昌,张正龙,高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