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壳体制造设备,特别是一种压缩机壳体毛刺剔除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压缩机制造过程中,压缩机壳体作为核心部件,需要经历冲压、铸造、机加工等多道关键工序。这些工序之间的物料转运,特别是对于形状不规则且处于半成品状态的壳体进行高效、稳定的搬运,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并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
2、目前,用于压缩机壳体的夹持、搬运以及毛刺去除的方法,在应对日益复杂的产品形状和多样化的规格需求时,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3、首先,在壳体的夹持和搬运方面,现有技术难以兼顾通用性和稳定性,即压缩机壳体通常呈现出半椭圆、异形曲面等非标准几何形状,而非规则的圆形或方形,这直接导致了传统通用型夹持工装难以实现稳定可靠的抓取和固定,例如,目前常见的夹爪式或卡盘式夹具,其设计理念往往依赖于规则形状的工件表面进行受力夹持,因此需要针对特定形状的压缩机壳体进行精密的定制化设计,二这种定制化方案不仅通用性差,难以满足批量化和柔性化的生产需求,导致需要频繁更换工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壳体毛刺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输送方向顺序设置的上料组件、壳体夹持组件、毛刺去除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导轨,所述上料导轨上开设有沿所述上料导轨延伸的空槽,所述上料导轨下方设置有第一循环驱动链,所述第一循环驱动链的链节上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随动杆,所述随动杆的一部分自所述空槽内伸出与置于所述上料导轨上的压缩机壳体的底部抵接,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循环驱动链的驱动下,推动所述压缩机壳体沿所述上料导轨移动至预定的夹持位置;所述壳体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循环驱动链、第一导轨和夹头组件,所述第二循环驱动链和第一导轨均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两根,所述夹头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壳体毛刺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输送方向顺序设置的上料组件、壳体夹持组件、毛刺去除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导轨,所述上料导轨上开设有沿所述上料导轨延伸的空槽,所述上料导轨下方设置有第一循环驱动链,所述第一循环驱动链的链节上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随动杆,所述随动杆的一部分自所述空槽内伸出与置于所述上料导轨上的压缩机壳体的底部抵接,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循环驱动链的驱动下,推动所述压缩机壳体沿所述上料导轨移动至预定的夹持位置;所述壳体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循环驱动链、第一导轨和夹头组件,所述第二循环驱动链和第一导轨均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两根,所述夹头组件通过联结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循环驱动链的链节上,且所述夹头组件成对设置并沿所述输送方向在所述第二循环驱动链上间隔排列;所述夹头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连接于所述联结件,基座的下表面滑动安装有随动件;所述随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并具有一垂直于输送方向的夹持方向;所述随动件上背离夹持方向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有导滑轮,所述导滑轮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夹持方向并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所述随动件上背离导滑轮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v型夹头,所述v型夹头具有用于夹持压缩机壳体的夹持口,所述夹持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夹持方向一致;所述基座与随动件之间还设有使所述随动件在无外力作用时向背离夹持方向一侧滑动并保持于预定位置的复位弹簧;所述毛刺去除组件沿输送方向在第二循环驱动链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毛刺去除组件包括转台、设置在所述转台的台面上的驱动电机和同轴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的纱布丝轮;所述纱布丝轮配置为在所述转台的驱动下连同所述驱动电机同步旋转,并与所述夹头组件夹持的压缩机壳体相接触;所述下料组件所述壳体夹持组件的输出端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壳体毛刺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循环驱动链的链节固定连接的第一臂,以及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平行且相对设置,以形成让位空间;在所述第二循环驱动链的下方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穿过各所述让位空间;所述第一臂的末端可枢转地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上轨面相接触的导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壳体毛刺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循环驱动链的上方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当所述第二循环驱动链驱动夹头组件运行至其上方时,所述导向轮与所述第三导轨的上轨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壳体毛刺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接板和至少两根螺纹柱,所述v型夹头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波,沈荣,刘中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兰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