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602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20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泄压机构、电极组件和电隔离部件。外壳包括壳底壁,且具有内腔,泄压机构设于壳底壁上。电极组件和电隔离部件设于内腔内,电隔离部件设于电极组件和外壳之间。其中,电隔离部件包括电隔离底壁,电隔离底壁与泄压机构之间界定出一膨胀空间。可在电池单体热失控时,将电池单体因热失控而产生的气体等排放物可通过该膨胀空间顺利地朝向泄压机构排出,以便利用开启的泄压机构及时地释放该电池单体因热失控而产生的气体,可有效降低电池单体的安全隐患,也可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锂电池被应用在电动汽车中,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然而,传统的电池单体的安全隐患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池单体的安全隐患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泄压机构、电极组件和电隔离部件。外壳包括壳底壁,且具有内腔,泄压机构设于壳底壁上。电极组件和电隔离部件设于内腔内,电隔离部件设于电极组件和外壳之间。其中,电隔离部件包括电隔离底壁,电隔离底壁与泄压机构之间界定出一膨胀空间。

3、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电隔离底壁与泄压机构之间界定出一膨胀空间,使得电池单体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利用该膨胀空间为电极组件提供膨胀的空间,也可在电池单体热失控时,将电池单体因热失控而产生的气体等排放物可通过该膨胀空间顺利地朝向泄压机构排出,以便利用开启的泄压机构及时地释放该电池单体因热失控而产生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底壁(141)的一部分沿第一方向朝靠近所述电极组件(130)的一侧凹陷设置,以与所述泄压机构(120)之间界定出所述膨胀空间(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底壁(141)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朝靠近所述电极组件(130)一侧凹陷设置的第一部分(1411),所述第一部分(1411)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泄压机构(120)相对且间隔设置,以界定出所述膨胀空间(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底壁(1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底壁(141)的一部分沿第一方向朝靠近所述电极组件(130)的一侧凹陷设置,以与所述泄压机构(120)之间界定出所述膨胀空间(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底壁(141)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朝靠近所述电极组件(130)一侧凹陷设置的第一部分(1411),所述第一部分(1411)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泄压机构(120)相对且间隔设置,以界定出所述膨胀空间(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底壁(141)还包括围绕于所述第一部分(1411)的第二部分(1412),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1411)和所述第二部分(1412)之间的第三部分(14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411)与所述第三部分(1413)界定出一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槽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泄压机构(12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3mm≤h≤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411)、所述第二部分(1412)和所述第三部分(1413)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411)、所述第二部分(1412)和所述第三部分(1413)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与所述膨胀空间(p)连通的浸润孔(k)。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部件(14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电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来史东洋李川马豪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