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计及光伏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储能打捆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405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及光伏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储能打捆规划方法,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算法构建光伏出力不确定概率分布集,并依此生成典型场景和极端场景。面向不同场景构建一个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协同规划二阶锥模型,以光伏与储能的经济成本和配电网电压偏差为优化目标,并内嵌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并网点短路电流约束。通过短路电流校核结果构建割平面,提出一种C&CG算法求解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不确定概率分布集,结合场景发生概率实现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打捆规划,提高光伏的可接入容量并稳定配电网电压,模型以总经济成本和电压偏差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并满足短路电流约束,规划方案具有经济性最优和电压稳定的优势以及较强的可信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计及光伏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储能打捆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1、

2、配电网承载力是指在规划阶段满足安全运行指标(如短路电流和电压偏差)不越限前提下,配电网允许接入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最大容量。当前,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较为薄弱,局部负荷分布不均,导致部分线路出现过载现象,并引发系统能量失衡,从而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能力。因此,亟需研究提升高渗透率配电网承载力的方法,以最大化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规模。

3、分布式光伏并网对电网的主要影响在于其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通过配置储能可以及时平滑波动,提高供电电能质量。然而,目前大多研究通过分别配置光伏与储能系统来优化配电网电压和经济成本,忽视了二者的协同效益。同时,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导致接入分布式光伏后各节点的电压暂降具有不确定性,短路电流的不确定性特征和电压偏差在现有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考虑,导致规划结果偏于保守,降低了配电网的经济效益,限制了分布式光伏的可接入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及光伏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储能打捆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及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打捆规划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布鲁棒优化算法处理光伏历史数据并构建光伏出力不确定概率分布集,从而生成光伏出力波动最剧烈的场景作为极端场景,生成出现概率最大的光伏出力曲线作为典型场景集S,S={S1,S2,…,Sl},其中,l为典型场景的数量;每种典型场景全年发生概率为Nn,1≤n≤l;最终得到光伏典型场景的概率分布集P0=[P10,P20…,Pl0],原始概率分布为Pn0=Nn/Z,其中,Z为全年历史出力总数;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及光伏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储能打捆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及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打捆规划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布鲁棒优化算法处理光伏历史数据并构建光伏出力不确定概率分布集,从而生成光伏出力波动最剧烈的场景作为极端场景,生成出现概率最大的光伏出力曲线作为典型场景集s,s={s1,s2,…,sl},其中,l为典型场景的数量;每种典型场景全年发生概率为nn,1≤n≤l;最终得到光伏典型场景的概率分布集p0=[p10,p20…,pl0],原始概率分布为pn0=nn/z,其中,z为全年历史出力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打捆规划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光伏出力的历史场景构建光伏出力不确定概率分布集,进而构建面向不同场景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协同规划二阶锥(sop)模型;以年综合成本和配电网电压偏差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光伏与储能打捆规划,目标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知艺吴瑛姿班明飞赵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