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及电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246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及电视机,涉及控制电路,可以对液晶背光的亮度进行精细化调节,使眼睛得到人性化保护。解决方案为:该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处理电路和背光驱动电路;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平信号;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的高低,调节背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调节液晶电视背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及电视机
技术介绍
液晶电视机因其低辐射性、厚度薄、耗电量低的等特点,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后之 中。然而,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具有发光性,所以为了达到显示效果,需要给液晶面板提供背 光源。但用户在观看液晶电视机的过程中,由于电视机的亮度过大,容易引起眼睛疲劳。现有技术中为解决该问题,主要是在电视机内安置感应器,使液晶显示随环境光 线变化而机械变化,但不能根据人眼的需求实现精细化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及电视机,可以对液晶背光的亮 度进行精细化调节,使眼睛得到人性化保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处理电路和背光驱动电路;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平信号;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的高低, 调节背光。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调整输出信号的电平的 高低;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由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三极 管、第四电阻构成;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控制信号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 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控制信号的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 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发射极 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 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发射 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背光逆变器驱动器集成电路;所述背光逆变器驱动器集成电路包括接收电路、输出电路;所述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所述输出电路,用于向液晶屏的显示单元输出信号,以调节液晶屏的背光。4所述背光逆变器驱动器集成电路还包括反馈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液晶屏的显示单元反馈的信号。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视机,该电视机包括背光调节控制电路,所述背光调节 控制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处理电路和背光驱动电路;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平信号;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的高低, 调节背光。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调整输出信号的电平的 高低;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由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三极 管、第四电阻构成;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控制信号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 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控制信号的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 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发射极 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 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发射 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背光逆变器驱动器集成电路;所述背光逆变器驱动器集成电路包括接收电路、输出电路;所述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所述输出电路,用于向液晶屏的显示单元输出信号,以调节液晶屏的背光。所述背光逆变器驱动器集成电路还包括反馈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液晶屏的显示单元反馈的信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及电视机,控制信号处理电路, 可以将将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平信号;背光驱动电路,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处理电 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的高低,调节背光。这样一来,可以对液晶背光的亮度进行0-100精细 调节,实现了对人眼更加人性化的呵护,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控制电路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机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5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控制电路10,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信号处理 电路101和背光驱动电路102。控制信号处理电路101,用于将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平信号。背光驱动电路102,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的高低,调节背光。控制信号处理电路101,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调整输出信号的电平的高 低。如图2所示,控制信号处理电路101由第一电阻R54、第一三极管Q48、第二电阻 R70、第三电阻R24、第二三极管Q18、第四电阻R32构成。具体的,第一电阻R54的一端与控制信号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48的 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70的一端与控制信号的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48的集电 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48的基极与第一电阻R54连接,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70连接,发射极 接地;第三电阻R24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48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18的基 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18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24连接,集电极与第四电阻R32连接,发射极 接地;第四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18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此外,该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容C6和第二电容C192。其中,第一电容C6的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192的一端 与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可以是由主CPU发出的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 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如图2所示,PWM0为主CPU发出的控制信号,采用两级开关电路(可以根据需要 选择,当选择一级的时候,为反向;当选择二级的时候为正向),BL_ADJUST为开关电路经过 RC积分电路调整的后的输出,为一直流电平。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液晶屏那端可以接 收PWM的背光调制,那么去除第一电容C6和第二电容C192即可。在本实施例的电路中,是 通过调整PWM0的占空比,进而调整BL_ADJUST的电平大小,从而对背光控制芯片进行控制 的。接收外部信号控制的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包括背光逆变器驱动器集成电路。背光逆变器驱动器集成电路包括接收电路、输出电路。该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该输出电路,用于向液晶屏的显示单元输出信号,以调节液晶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调节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信号处理电路和背光驱动电路;  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平信号;  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的高低,调节背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