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胎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927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结构,包括多个延轮胎的周向延伸的纵向沟槽,多个纵向沟槽沿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将轮胎的胎面分隔为两个胎肩花纹部和位于两个胎肩花纹部之间的中间花纹部;第一连通沟槽设置在中间花纹部上,以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纵向沟槽;其中,第一连通沟槽为多个,多个第一连通沟槽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将中间花纹部分隔为多个中间花纹块,至少部分中间花纹块位于轮胎的磨损生热区域内,磨损生热区域具有面积S1,位于磨损生热区域内的中间花纹块具有面积S2,面积S1和面积S2之间满足:0.75S1≤S2≤0.85S2。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矿用自卸车轮胎无法兼顾操控性能、散热性能及耐磨、耐切割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胎面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矿用自卸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需面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复杂矿山路况,如在降雨较多的雨季,矿山路面泥泞湿滑,矿用自卸车的轮胎需要具有较好的操控性能,而在炎热少雨的旱季,矿山路面温度较高,矿用自卸车的轮胎需要具有较好的耐热、散热性能(耐热往往由轮胎胶料性能决定)。同时,由于矿山路面通常都是非铺装路面,路面石子较多,矿用自卸车的轮胎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耐磨、耐切割性能。

2、然而,市面上缺少能够兼顾操控性能、散热性能及耐磨耐、切割性能的轮胎,尤其是在胎面热量堆积、升温的情况下,胎面的胶料更加容易磨损、被割破,进而导致矿用自卸车轮胎的使用寿命较短,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胎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矿用自卸车轮胎无法兼顾操控性能、散热性能及耐磨、耐切割性能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结构,包括:多个纵向沟槽,各纵向沟槽均延轮胎的周向延伸,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花纹部(30)为多个,在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花纹部(30)中,一个所述中间花纹部(30)上的多个第一连通沟槽(40)与另一个所述中间花纹部(30)上的多个第一连通沟槽(40)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连通沟槽(50)将所述胎肩花纹部(20)分隔为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花纹部(30)为多个,在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花纹部(30)中,一个所述中间花纹部(30)上的多个第一连通沟槽(40)与另一个所述中间花纹部(30)上的多个第一连通沟槽(40)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连通沟槽(50)将所述胎肩花纹部(20)分隔为多个胎肩花纹块(21),所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花纹部(30)具有宽度l2,所述凹槽(60)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红苏松王晓静徐永强王续蔡晔伦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