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383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7
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机体,所述加压机体的顶部设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板上安装有气缸,所述加压机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固定座,所述机架的内部设有通过气缸驱动升降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底部安装有加压座,所述加压座底部开设有加压槽,且所述加压座的内部开设有弧形空槽,所述弧形空槽底侧环绕转动穿插连接有若干个螺柱,所述螺柱位于加压座的加压槽内部一端固定有加压头。该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能够根据内外圈的实际尺寸和材质自动调整接触面积和压力分布,有效减少加工变形的风险,从而提升轴承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具体为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轴承的装配加工过程中,适当预紧内外圈是一个关键步骤,其目的是确保轴承在运转中的稳定性和提高旋转精度,同时延长使用寿命。预紧可以减少因游隙引起的轴承内部滚动体的微小移动,从而提升轴承的旋转精度,这对于精密机械和高速设备尤为重要。

2、现有技术中轴承内外圈预紧可通过气动压头进行加压,但由于这种加压方法难以精确控制预紧力的均匀分布,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不仅容易造成轴承内外圈产生不可逆塑性变形,影响几何精度,削弱轴承的疲劳强度和耐用性,还容易导致组装后轴承运行时振动加剧、噪音增大,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轴承内外圈通过气动压头预紧时存在预紧力分布不均,引起局部应力集中的问题,导致轴承变形、精度下降、疲劳强度减弱及使用寿命缩短,进而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加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机体(1),所述加压机体(1)的顶部设有机架(3),所述机架(3)的顶板上安装有气缸(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固定座(2),所述机架(3)的内部设有通过气缸(6)驱动升降的推动板(5),所述推动板(5)的底部安装有加压座(4),所述加压座(4)底部开设有加压槽,且所述加压座(4)的内部开设有弧形空槽(7),所述弧形空槽(7)底侧环绕转动穿插连接有若干个螺柱(8),所述螺柱(8)位于加压座(4)的加压槽内部一端固定有加压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机体(1),所述加压机体(1)的顶部设有机架(3),所述机架(3)的顶板上安装有气缸(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固定座(2),所述机架(3)的内部设有通过气缸(6)驱动升降的推动板(5),所述推动板(5)的底部安装有加压座(4),所述加压座(4)底部开设有加压槽,且所述加压座(4)的内部开设有弧形空槽(7),所述弧形空槽(7)底侧环绕转动穿插连接有若干个螺柱(8),所述螺柱(8)位于加压座(4)的加压槽内部一端固定有加压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头(9)与螺柱(8)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接口,且所述加压头(9)的外壁为微凸点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加工内外圈加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日赵瑜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众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