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254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一导光板、一增亮膜及一扩散片。每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发光面,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均朝同一方向。导光板设在发光二极管的一侧,并且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导光板的入光面朝向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导光板的出光面邻接于入光面的一侧。导光板的底面相对于出光面且邻接于入光面的另一侧并具有多个微光学结构及多个平坦区,平坦区与入光面相交于一交界线。平坦区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这些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增亮膜设在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上方。扩散片则设在增亮膜的上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 为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传统显示器是以背光模块提供显示面板所需的均匀面光源。请参照图1,传统的侧光式背光才莫块100包括一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110、 一逆棱镜片 (turning prism sheet) 120、 一扩散片(diffiiser film) 130、 一反射板140、 一反射 罩152以及多个点光源150,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扩 散片130及逆棱镜片120均设在导光板110的上方,多个点光源150设在导 光板110的一侧,且反射板140设在导光板110的下方。请参照图2,导光板110的上表面具有喷砂微结构112,下表面则具有 V-cut微光学结构114。点光源150所发出的光束射入导光板110的一端,并 利用全反射原理使光束传导至导光板110的另一端。光束在传导的过程中被 导光板110下表面的V-cut纟鼓光学结构114破坏其全反射现象,而倾向由导 光板110的上表面出射。喷砂孩t结构112破坏光束在导光板110的上表面的 全反射现象并造成光束的散射,使光束均匀地由导光板110的上表面射出。由于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100采用点光源150,所以导光板110在靠近 点光源150的一侧需要提供足够大的混光区域R,才可使多个点光源150发 出的光束经由混光而达到均匀扩散的效果。混光区域R内会形成如图3A所 示的光点Sl, S2(hot spot)。请参照图3A,由于传统的侧光式背光模块100采用发光二极管150为 光源,发光二极管150为具有方向性的点光源,其具有一光场F,与其他发 光二极管的光场F边缘的光束相交而在混光区域R内形成光点Sl, S2。因此, 混光区域R的光束不均匀,无法提供显示面板均匀的面光源。在传统技术中,虽可加强导光板110上表面的喷砂微结构112的密度以 降低光点现象,但是增加喷砂微结构112的密度会形成如图3B所示的亮度不均现象。导光板110的入光侧较亮(斜线较密的区域),且随光束传递方向G渐暗(斜线较疏的区域),而形成更明显地的光晕H,所以无法提供显示面 板均匀的面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减弱光点现象及光晕 现象。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 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 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为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 一导光板、 一增亮膜及一扩散片。每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发光面,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 均朝同一方向。导光板设在发光二极管的一侧,并且具有一入光面、 一出光 面及一底面。导光板的入光面朝向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导光板的出光面邻 接于入光面的一侧。导光板的底面相对于出光面且邻接于入光面的另一侧, 且底面具有多个微光学结构及多个平坦区。平坦区与入光面相交于一交界线。 平坦区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增亮膜设在导光板的出光面 的上方。扩散片则设在增亮膜的上方。本技术的 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底面的平坦区具有一宽度及一纵深, 平坦区的宽度的方向平行于上述的交界线,而纵深的方向垂直于交界线。在 一实施例中,纵深的距离为3微米至30微米。每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具 有一宽度,发光面的宽度的方向平行于交界线,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平 坦区的宽度为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的宽度的1.1至3倍。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平 坦区包括第 一平坦区与第二平坦区。第 一发光二极管对应于第 一平坦区的位 置,第二发光二极管对应于第二平坦区的位置,此时,第一平坦区的纵深小 于第二平坦区的纵深。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底面的微光学结构为三角棱柱或V形凹沟,每 个三角棱柱或V形凹沟具有一起始点及一延伸方向,起始点邻接于平坦区, 延伸方向垂直于交界线且平行于导光板的底面。平坦区由三角棱柱或V形凹 沟的起始点的虚拟连线及交界线所界定。在一实施例中,三角棱柱或V形凹沟的起始点的虚拟连线包括一 V形线段。在一实施例中,虚拟连线与每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场外形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三角棱柱或V形凹沟具有一端部,端部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介于3微米至30微米之间,在端部的长度范围内,端部的高度或深度 由三角棱柱或V形凹沟的起始点向延伸方向递增至一预定高度或深度。 在一实施例中,底面的平坦区是一喷砂表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实施例在导光板的底面靠近入光 面的区域内,对应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设置平坦区,不需加强导光板上表面 的喷砂微结构的密度即可改善光点的问题,并且不会增加光晕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光束传递路径示意图。 图3A为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光点现象示意图。 图3B为传统侧光式背光^t块的光晕现象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5至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9A及图9D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光束传递模式 示意图。图IOA及图10B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光 束传递路径示意图。图IIA至图IIE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平坦区的位置 及形状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传统的侧光式背光模块100导光板110喷砂孩i结构112V-cut微光学结构114逆棱镜片120扩散片130反射板140点光源150 反射罩152 混光区域R侧光式背光模块200, 300, 301, 400, 401, 500导光板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导光^1的入光面212导光^1的出光面214导光板的底面216,416孩么光学结构218, 318, 418, 518三角棱柱218a,318a起始点218b, 318B, 418b, 518B-欽光学结构的峰部218c, 418c, 518d樣l光学结构的谷部218d, 318d, 418d平坦区219, 319, 419, 519, 619, 719, 819, 919增亮膜220扩散片230反射板240发光二极管250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252三角棱柱的角锥状的端部318EV形凹沟418a,518aV形凹沟的角锥状的端部518E正面发光封装型的发光二极管350侧面发光封装型的发光二极管450正面发光封装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场Fl侧面发光封装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场F2虚拟连线C交界线L平坦区的宽度Wl平坦区的纵深D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的宽度W2三角棱柱的端部的长度L1三角棱柱的端部的高度HI三角棱柱的预定高度HOV形凹沟的端部的长度L2V形凹沟的端部的深度dV形凹沟的端部的预定深度d0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 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 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 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一该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发光面,该些发光二极管的该些发光面均朝同一方向; 一导光板,设在该些发光二极管的一侧,并且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该入光面朝向该些发光二极管的 该些发光面,该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的一侧,该底面相对于该出光面且邻接于该入光面的另一侧,且该底面具有多个平坦区及多个微光学结构,该些平坦区与该入光面相交于一交界线,且该些平坦区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该些发光二极管的该些发光面; 一增亮膜,设 在该导光板的该出光面的上方;以及 一扩散片,设在该增亮膜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浩然饶瑞年
申请(专利权)人:扬昕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