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43399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5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基体材料和包覆于基体材料表面的碳材料,基体材料的化学式为:Na<subgt;0.7</subgt;Mn<subgt;0.67‑x</subgt;Ti<subgt;x</subgt;Ni<subgt;0.33‑y‑z</subgt;Li<subgt;y</subgt;Mg<subgt;z</subgt;O<subgt;2</subgt;,0.01≤x≤0.15,0.01≤y≤0.07,0.01≤z≤0.07,基体材料的锰源选自四氧化三锰;基于正极材料的质量,碳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wt%至10wt%;碳材料的包覆厚度为100nm至300nm。通过调控基体材料的锰源选自四氧化三锰,并利用钛元素、锂元素和镁元素在正极材料不同位点的协同共掺作用,使得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包覆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的协同作用,使正极材料具有稳定的高电位平台、较高的容量保持率和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将该正极材料应用于二次电池中,有利于改善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的同时,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压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特别是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近年来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锂资源在全球分布不均且储量难以满足人们需求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而钠离子电池体系由于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优势,以及优良的电化学性质,为电化学储能尤其是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新的选择。

2、在众多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层状正极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更简单、绿色的制备方法,以及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3、但在现有技术中,钠离子层状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不可逆相变、空位有序重排、过渡金属溶解等现象,进而导致电压衰减较快、容量保持率较低,影响钠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电压平台和产品良率,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发出一种高容量、高电压和高循环稳定性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以使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稳定的高电位平台、较高的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基体材料和包覆于所述基体材料表面的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为2μm至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的钠源选自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柠檬酸钠或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的钛源选自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钛或四氯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的镍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基体材料和包覆于所述基体材料表面的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为2μm至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的钠源选自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柠檬酸钠或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的钛源选自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钛或四氯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的镍源选自氧化镍、碳酸镍、氯化镍或醋酸镍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的锂源选自碳酸锂、氢氧化锂、醋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庆徐晓虹张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阳名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