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骨架网格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
技术介绍
1、靠背网格是汽车座椅骨架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靠背网格与其他零件装配使用时的摩擦,防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噪声,一般都会在靠背网格的支杆末端套上胶套。现有技术中少有专门用于靠背网格的穿胶套机,因此进行穿胶套工序时,需要工人亲手对逐个往网格的支杆末端装配胶套,效率极低且耗费人力,不适应现代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包括工作台、振动盘,工作台的一侧设有振动盘。振动盘的一侧设有机械手,工作台的靠近机械手的一侧设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远离机械手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机械手包括料钳、机臂以及旋转机箱,机臂的一端设有料钳,另一端与旋转机箱连接,旋转机箱与固定台固定连接。
3、进一步,料钳的一端夹持胶套,另一端设有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与机臂固定连接。
4、进一步,机臂远离料钳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与旋转机箱固定连接。
5、进一步,推料机构包括底座、移动支架、顶出气缸以及胶套管,底座上设有配合移动支架的第一轨道,底座上设有第一移动气缸,第一移动气缸的伸缩端与移动支架固定连接;移动支架上设有第二移动气缸,第二移动气缸的伸缩端与顶出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支架的上面设有配合顶出气缸的第二轨道;顶出气缸的另一端设
6、进一步,顶出气缸与胶套槽之间设有配合顶杆的杆托,杆托通过第二轨道与移动支架滑动连接,顶出气缸与杆托之间设有弹簧,顶出气缸通过弹簧与杆托弹性连接。
7、进一步,固定机构包括对称分布的多个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第三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三固定机构。
8、进一步,固定机构靠近推料机构的一侧设有限位件。
9、进一步,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气缸以及压杆,第一固定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压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气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靠背网格接触。
10、进一步,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气缸、直杆以及夹板;第二固定机构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固定气缸,第二固定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直杆,直杆上设有多个相互配合的夹板。
11、进一步,第三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气缸以及网格夹,第三固定气缸的一端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网格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振动盘对胶套自动整料,再通过机械手自动将胶套准确从振动盘转移至推料机构;固定机构对靠背网格进行位置固定,胶套再推料机构的作用下,套接到靠背网格上。全过程人工参与度降低,工作效率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包括工作台(1)、振动盘(2),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所述振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2)的一侧设有机械手(3),所述工作台(1)的靠近所述机械手(3)的一侧设有推料机构(4),所述推料机构(4)远离所述机械手(3)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5);所述机械手(3)包括料钳(31)、机臂(32)以及旋转机箱(33),所述机臂(32)的一端设有所述料钳(31),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机箱(33)连接,所述旋转机箱(33)与固定台(3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钳(31)的一端夹持胶套,另一端设有第一转动电机(312),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12)与所述机臂(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32)远离所述料钳(31)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电机(321),所述第二转动电机(321)与所述旋转机箱(3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4)包括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气缸(43)与所述胶套槽(423)之间设有配合所述顶杆(431)的杆托(432),所述杆托(432)通过所述第二轨道(422)与所述移动支架(42)滑动连接,所述顶出气缸(43)与所述杆托(432)之间设有弹簧(433),所述顶出气缸(43)通过所述弹簧(433)与所述杆托(432)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对称分布的多个第一固定机构(51),第二固定机构(52)以及第三固定机构(54);所述第二固定机构(52)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固定机构(51),所述第二固定机构(5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三固定机构(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靠近所述推料机构(4)的一侧设有限位件(5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51)包括第一固定气缸(511)以及压杆(512),所述第一固定气缸(511)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压杆(5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气缸(511)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靠背网格(6)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52)包括第二固定气缸(521)、直杆(522)以及夹板(523);所述第二固定机构(52)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固定气缸(521),所述第二固定气缸(521)的伸缩端设有直杆(522),所述直杆(522)上设有多个相互配合的夹板(52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机构(54)包括第三固定气缸(541)以及网格夹(542),所述第三固定气缸(541)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网格夹(5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包括工作台(1)、振动盘(2),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所述振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2)的一侧设有机械手(3),所述工作台(1)的靠近所述机械手(3)的一侧设有推料机构(4),所述推料机构(4)远离所述机械手(3)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5);所述机械手(3)包括料钳(31)、机臂(32)以及旋转机箱(33),所述机臂(32)的一端设有所述料钳(31),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机箱(33)连接,所述旋转机箱(33)与固定台(3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钳(31)的一端夹持胶套,另一端设有第一转动电机(312),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12)与所述机臂(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32)远离所述料钳(31)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电机(321),所述第二转动电机(321)与所述旋转机箱(3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背网格自动穿胶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4)包括底座(41)、移动支架(42)、顶出气缸(43)以及胶套管(424),所述底座(41)上设有配合所述移动支架(42)的第一轨道(412),所述底座(41)上设有第一移动气缸(411),所述第一移动气缸(411)的伸缩端与所述移动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架(42)上设有第二移动气缸(421),所述第二移动气缸(421)的伸缩端与所述顶出气缸(4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架(42)的上面设有配合所述顶出气缸(43)的第二轨道(422);所述顶出气缸(43)的另一端设有顶杆(431),所述移动支架(42)设有配合所述顶杆(431)的胶套槽(423),所述胶套槽(423)远离所述顶杆(431)的一侧设有胶套管(4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靠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珅,李剑,梁海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卫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