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及电路短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829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网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端盖及电路短接方法,端盖与接线盒底座连接,接线盒底座设有三个电流接线模块,每个电流接线模块设置有两组接线盒电流接线端子和一组接线盒电流连片,端盖包括:壳体和电流压板,电流压板设有三个,每个电流压板均包括导电面板和两个导通组件,两个导通组件间隔设置于导电面板,并均与导电面板电连接,每个电流压板的两个导通组件与对应的电流接线模块的两组接线盒电流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形成电流回路。当接线盒底座存在无法实现电流短路的故障时,可用上述端盖替换接线盒盖板,采用两个导通组件与对应的已故障的电流接线模块的两组接线盒电流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以实现电流回路的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电能计量,尤其涉及一种端盖及电路短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供电企业三相计量装置普遍采用计量联合接线盒作为连接二次线与计量设备的电气连接装置,该装置可通过断开电压连片、短接电流连片的方式在一次侧线路不停电的状态下实现电能计量装置的更换,给计量装置的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但是,受使用环境的影响,计量联合接线盒存在电流连片故障导致在更换计量装置时无法将电流回路短路的情况,导致计量装置运维时无法在不停电的状态下进行,而考虑到供电企业作业的安全性和用户用电的连续性,难以对用电单位进行停电。

3、因此,亟需一种端盖及电路短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盖及电路短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线盒发生电流连片故障导致在更换终端时无法将电流回路短路的情况,进而导致终端运维时无法在不停电的状态下进行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端盖,与接线盒底座连接,接线盒底座设有三个电流接线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端盖,与接线盒底座(2)连接,所述接线盒底座(2)设有三个电流接线模块(21),每个所述电流接线模块(21)设置有两组接线盒电流接线端子(211)和一组接线盒电流连片(21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组件(121)包括多个导通件(1211),每个所述导通组件(121)中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导通件(1211)与对应的所述接线盒电流接线端子(21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压板(12)的两组所述导通组件(121)沿所述导电面板(1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面板(122)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端盖,与接线盒底座(2)连接,所述接线盒底座(2)设有三个电流接线模块(21),每个所述电流接线模块(21)设置有两组接线盒电流接线端子(211)和一组接线盒电流连片(21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组件(121)包括多个导通件(1211),每个所述导通组件(121)中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导通件(1211)与对应的所述接线盒电流接线端子(21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压板(12)的两组所述导通组件(121)沿所述导电面板(1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面板(122)的两端;或者,所述电流压板(12)的两组所述导通组件(121)沿所述导电面板(12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压板(12)的所述导电面板(122)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221),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221)与多个所述导通件(1211)一一对应,所述导通件(1211)包括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1221)的连接杆(12111),所述连接杆(12111)能自转并能在垂直于所述导电面板(122)的方向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111)的一端设置有旋转部(12112),另一端连接有对接部(12113),所述旋转部(12112)转动,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杆(12111)带动所述对接部(12113)转动,所述接线盒电流接线端子(211)设置有凹槽,所述对接部(12113)远离所述连接杆(121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其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能置于所述凹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赖毅勇赖茂松黄镜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