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724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3
本申请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支撑轴、移动板、支撑辊、第三支撑板、直线滑台、推动板和驱动机构。使用过程中,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即可使两侧移动板相向或反向移动,从而对两侧支撑辊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支撑不同直径尺寸的待磨削工件。控制直线滑台工作,即可使推动板做线性移动,推动放置于两侧支撑辊的多个待磨削工件移动,对多个带磨削工件逐个进行上料。由于采用单轴机器人作为直线运动模组,因此能够快速定位运动控制,并完成准确定位。能够匀速推动多个待磨削的工件移动,从而对多个待磨削工件逐一上料,提高了工件的上料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上料装置,例如涉及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对一些长度较短的工件的外圆进行磨削时,需操作人员逐个将待磨削的工件放置于磨削工位。相关技术(公告号:cn218051703u)中公开了一种外圆磨床的上料装置,包括放置架。放置架上固定安装有两根放置辊,放置辊一端为进料端,放置辊靠近进料端一侧设置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气缸,输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连接有输送板。

2、在实现上述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气缸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采用空气作为气源,其活塞杆往往瞬时弹出。易造成瞬时冲击力过大,并且难以控制活塞杆的移动距离。因此当放置辊上放置多个待磨削工件时,无法精确的对多个待磨削工件逐一上料。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以提高待磨削工件的上料精度。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支撑轴,安装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移动板,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轴,沿所述支撑轴的轴向方向,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两侧;第三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且位于两侧所述移动板之间;直线滑台,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板;支撑辊,分别可转动的安装于两侧所述移动板,两侧所述支撑辊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直线滑台的移动端的运动方向相同,用于支撑待磨削的工件;推动板,连接于所述直线滑台的移动端,用于与被支撑的工件相抵;驱动机构,安装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被配置为驱动两侧所述移动板相向和反向运动。

4、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沿所述支撑轴的轴向方向,分别可转动的安装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所述滚珠丝杠的中心线互相重合;丝杠用螺母,分别安装于两侧所述滚珠丝杠,且分别与两侧所述移动板相连;第一联轴器,安装于两侧所述滚珠丝杠之间;其中,任一侧所述滚珠丝杠可受控转动,以使两侧所述移动板相向和反向运动。

5、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用于提供驱动力;第二联轴器,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转动端和任一侧所述滚珠丝杠之间。

6、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支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7、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丝杠用支座,分别安装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滚珠丝杠安装于两侧所述丝杠用支座的内部。

8、可选地,还包括:金属轴套,分别安装于两侧所述移动板;其中,所述支撑轴可滑动的安装于两侧所述金属轴套的内部。

9、可选地,还包括:轴用支座,安装于所述支撑轴;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板安装于所述轴用支座。

10、可选地,还包括:第四支撑板,连接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包括通孔;其中,所述直线滑台和两侧所述移动板均被容纳至所述通孔。

11、可选地,还包括:加强板,固定于所述推动板的弯折处。

1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支撑轴、移动板、支撑辊、第三支撑板、直线滑台、推动板和驱动机构。第一支撑板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第二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沿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两侧,两侧第二支撑板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且均与第一支撑板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支撑轴安装于两侧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用于支撑安装第三支撑板及可滑动的移动板。移动板可滑动的安装于支撑轴,沿支撑轴的轴向方向,位于支撑轴的两侧,两侧第三支撑板均用于支撑安装可转动的支撑辊。支撑辊分别可转动的安装于两侧移动板,两侧支撑辊的轴向方向与直线滑台的移动端的运动方向相同,用于支撑待磨削的工件。第三支撑板安装于支撑轴,且位于两侧移动板之间,用于支撑安装直线滑台。直线滑台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安装于第三支撑板,用于提供驱动力。推动板连接于直线滑台的移动端,用于与被支撑的工件相抵。驱动机构安装于两侧第二支撑板,用于提供驱动力,驱动两侧移动板相向和反向运动。

14、使用过程中,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即可使两侧移动板相向或反向移动,从而对两侧支撑辊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支撑不同直径尺寸的待磨削工件。控制直线滑台工作,即可使推动板做线性移动,推动放置于两侧支撑辊的多个待磨削工件移动,对多个带磨削工件逐个进行上料。由于采用单轴机器人作为直线运动模组,因此能够快速定位运动控制,并完成准确定位。能够匀速推动多个待磨削的工件移动,从而对多个待磨削工件逐一上料,提高了工件的上料精度。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床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照通曹照名任建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永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