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及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617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及工作方法,多层薄膜式换热器布置在地下空间的地面或壁面中,具有主管口一和主管口二,用于将地下土壤的热量或冷量转移到多层薄膜式换热器内部的换热介质中;热泵机组通过压缩机、节流阀、蒸发器和冷凝器,将多层薄膜式换热器中由换热介质携带的热量或冷量转移至辐射末端;辐射末端用于向地上建筑提供热量或冷量;蒸发器的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主管口一和主管口二连接,用于将地下土壤中的热量经蒸发器转移到热泵机组的制冷剂中;冷凝器的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主管口一和主管口二,用于将地下土壤中的冷量经冷凝器转移到热泵机组的制冷剂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地下空间(如地下车库)是城市空间中的常见设施,在夏季,地下空间内的墙面、地面由于受到土壤的影响,其温度相对于地下空间内空气温度通常较低。而地下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受到室外夏季高湿空气的影响,其相对湿地也比较高,导致其露点温度升高。当墙面和地面的温度低于地下空间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墙面和地面将出现结露的现象,严重时将影响地下空间内人员的通行安全、设备或车辆的运行安全。

3、针对地下空间的高湿度问题,目前多数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自然通风系统的方式来缓解。机械通风通过安装排风系统和新风系统,增强空气流通,提高壁面温度,降低壁面和空气的温差来缓解结露的问题。但由于地下空间(如地下车库)占地面积一般较大,机械通风系统的运行会消耗大量电力,尤其是在高温或高湿的季节运行时,成本较高。自然通风依赖于外部气候条件,风速和温度的变化可能影响通风效果,在风力不足的环境中效果有限。并且,在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薄膜式换热器包括多组并列布置的薄膜式换热器,所有薄层式换热器均具有进水主管、回水主管、连接于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之间的毛细管网栅,以及布置在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上的阀门。

3.如权利要求2的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网栅沿地下空间壁面垂直方向或地面水平方向敷设,毛细管网栅包括均布于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之间,且贯通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的若干根毛细导热水管。

4.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薄膜式换热器包括多组并列布置的薄膜式换热器,所有薄层式换热器均具有进水主管、回水主管、连接于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之间的毛细管网栅,以及布置在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上的阀门。

3.如权利要求2的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网栅沿地下空间壁面垂直方向或地面水平方向敷设,毛细管网栅包括均布于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之间,且贯通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的若干根毛细导热水管。

4.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用于换热介质流过,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连通,用于制冷剂流过;冷凝器的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用于制冷剂流过,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连通,用于换热介质流过。

5.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空间多层薄膜式换热器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第一接口相连,冷凝器的第三接口与节流阀相连,节流阀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第四接口相连,蒸发器的第二接口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形成土壤源热泵机组循环回路。

6.如权利要求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进福陈嘉乐胡松涛季永明梁士民朱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