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1869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执行第一有源区的P阱离子注入;在第一有源区的衬底上形成第一栅极层;在第二有源区的衬底上形成第二栅极层;执行无掩膜N型漏极轻掺杂离子注入;同一光罩下执行第二有源区的N阱离子注入和P型漏极轻掺杂离子注入。在低成本、高性价比平台加工,将N阱离子注入与P型漏极轻掺杂离子注入共用同一光罩;在栅极层刻蚀之后,保留栅极层刻蚀后的光阻层情况下进行无掩模N型漏极轻掺杂离子注入,避免栅极层被N型轻参杂离子注入打穿。节省了形成N阱和N型漏极轻掺杂这两道工艺的光罩。保留两道LDD离子注入工艺下,保证NMOS管的热载流子效应性能,降低了衬底漏电流,通过可靠性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cmos器件(例如工作电压为7v)的制作,市场要求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工艺平台。在保证7v cmos器件栅极尺寸和5v cmos器件栅极尺寸不变情况下,在正常逻辑工艺基础上节省至少需要两道光罩,对晶圆加工厂逻辑工艺具有很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在低成本、高性价比工艺平台加工,将n阱离子注入与p型漏极轻掺杂离子注入共用同一光罩,n型漏极轻掺杂采用无掩膜离子注入,节省了形成n阱和n型漏极轻掺杂这两道工艺的光罩。保留两道ldd离子注入的工艺下,优先保证nmos管的热载流子效应性能,大幅降低了衬底漏电流,通过可靠性测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

3、步骤s1、提供衬底,所述衬底上通过浅沟槽隔离定义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

4、步骤s2、执行所述第一有源区的p阱离子注入;

5、步骤s3、形成栅极层,在所述第一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电压包括:7V或者5V。

8.如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文斌胡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