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火星塞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843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星塞的结构改良,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提高引擎燃烧的爆发力,而能节省燃料且趋近于零废气的火星塞新设计,其主要在火星塞的负电极上开设有槽孔,使喷油系统与空气混合后没有死角,使燃烧更为完全。所述火星塞由引擎的燃烧室螺入,通过高压电流产生火花,达到爆炸燃烧产生动力,而能推动汽缸运动,而将负电极的导片开设有槽孔,可使燃烧室内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充分散开在火星塞周环,使燃烧效率提升,除能省油并提升马力,且可减少积碳避免喷射引擎阻塞。(*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星塞的改良结构,其通过在火星塞置入引擎的燃烧室的两个电极中,将负电极的导片开设有槽孔,使燃烧室内的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能充份布满火 星塞的周环,当点火燃烧时,能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且能提升汽油的效率。
技术介绍
火星塞主要可制造火花放电,以使燃料燃烧,而火星塞置于引擎燃烧室的壁面上, 传统大部份的汽、机车都是使用如图1的火星塞1。主要包含有一螺纹段io,供螺入燃烧室 的壁面,所述螺纹段10形成有挡环100,可供限制其旋入的深度,并设一六角螺帽101以方 便火星塞拆卸。而火星塞1的另一端形成有连接头ll,能与电源导通。至于螺纹段10形成 有两电极,其螺入于燃烧室内,所述正电极为中央的凸柱12,而负电极由侧边上延伸,并弯 折有一角度导片13。当燃烧室的混合气体紧密压縮时,利用火星塞点火结构,才能接受高压 电流,以便火星塞1进行点火。 另汽车马力若欲提升,所述火星塞点火的高压电流必须加大,因此为防止火星塞2 负电极23无法承受,特别加设有一导片(如图2所示)。而较高级的车辆,一般马力都更为 提升,所以会再加设导片33,使火星塞3变为三导片33,且使每一导片33分隔120度(如 图3所示)。至于最顶级的车辆,除了特殊设计的引擎,所述马力更是非常之大,因此为确保 火星塞4能的导片43能够承受所述导片4相隔90度即设置一柱,而形成一具四柱导片43 的火星塞4(参图4所示)。而所述传统使用的火星塞,不管是具有一个或四个导片的火星 塞,基本上都能达到点火燃烧推动汽缸的目的,然实际使用时,所述传统的火星塞显然仍具有如下的缺点存在( — )传统火星塞,不管是具有几个导片l,所述导片l都会因其宽度,使环状的火 星塞无法于喷油时达到没死角,所以燃烧无法完全,平均约在80%左右,车龄愈高的车,效率越差。 (二)传统火星塞因无法达到完全燃烧,所以引擎燃烧的爆发力,无法发挥至最 高,所以动力也难以发挥,而影响马力的发挥。(三)因火星塞燃烧的效率较差,所以无法节省燃料,尤其具有多根的导片的火星 塞,虽能产生较大马力,但喷入的汽油受导片遮蔽愈多,燃烧效率更差,所以非常耗油。(四)传统火星塞的设计,不但使喷入的汽油燃烧不完全,且容易产生积碳,所以 喷射引擎喷嘴容易阻塞。(五)因为燃烧不完全的影响,使C0及HC的排放量增加,未能达到标准,因此都必 须加设一触煤转换器,以便将废气回流过滤,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专利技术人因鉴于传统火星塞并无法满足所需,于是萌发改革的决心,期能研发出一 具省油并提升马力,且减少废气排放量的火星塞结构,于是配合本身的专业及多年来的工 作经验,终于在历经数次的试验、修正与改进后,首创出本技术。2/3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星塞的改良新设计,其可以节省燃料提高引擎燃烧的爆发力,而能使排放的废气趋近于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星塞的改良结构,主要由螺纹段、连接头及螺纹段上产生正负电极的凸柱及导片所组成,所述具负电极的导片上开设有一槽 孔。 优选的,所述导片上开设的槽孔,由所述导片顶端下方开设直至端片下端,并使所 述导片顶端保持结合。 优选的,所述导片为二柱式,并同时开设槽孔。 优选的,所述导片为三柱式,并同时开设槽孔。 优选的,所述导片为四柱式,并同时开设槽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火星塞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在火星塞的负电 极上开设有槽孔,使喷油系统喷在火星塞周环不会产生死角,而能达到燃烧更为完全。所 述火星塞由引擎的燃烧室螺入,并利用高压电流产生火花,达到爆炸燃烧以产生动力,而能 推动汽缸产生运动。因此通过在负电极导片上开设有槽孔,可使燃烧室内的油与空气的混 合气体,充分散开在火星塞360度周环,促进燃烧效率提升,除能具备省油的功效并能提升 马力,且因为燃烧较为完全而能减少积碳,避免喷射引擎喷嘴产生阻塞,较具实用及进步功 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火星塞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双柱导片的火星塞示意图;图3是现有三柱导片的火星塞示意图;图4是现有四柱导片的火星塞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双柱导片的火星塞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三柱导片的火星塞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四柱导片的火星塞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火星塞-1、2、3、4;螺纹段-10 ;挡环-100;六角螺帽-101 ;连接头-11 ;凸柱-12 ;导片_13、23、33、43 ;本技术火星塞-5、6、7、8 ;螺纹 段-50 ;挡环-500 ;六角螺帽-501 ;连接头-51 ;凸柱-52 ;导片-53、63、73、83。端片-531、 631、731、831 ;槽孔-530、630、730、830。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的立体图,主要具有一螺纹段50,可供螺入引 擎的燃烧室壁面,且在螺纹段50上形成有挡环500,可以限制火星塞5螺入燃烧室的深度, 并设有一六角螺帽501,以利于火星塞5能方便拆卸。至于火星塞5的另一端形有连接头 51,可供电源导通,而在螺纹段50主要形成有两个电极,并螺入于引擎的燃烧室内,正电极为中央形成的凸柱52,而负电极则由侧边上延伸并弯折的导片53,当燃烧室的混合气体紧 密压縮时,利用火星塞5的点火机构,才能接受高压电流,使火星塞5进行点火,然所述具负 电极的导片53侧边形成的端片531 ,造成燃烧不完全的主因,所述端片531会造成喷油系统 的死角,而无法确实完全燃烧,所以在导片53上开设有一槽孔530,其由顶端下方延伸至端 片531底端,并保持导片53顶端相连,则喷油系统即可通过槽孔530喷在火星塞5周环,而 能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 其次,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本技术的俯视图,所述火星塞5的导片53,虽开 设有槽孔530,但顶端保持相连,因当火星塞5进行点火时,利用高压电流,因此若将导片53 变细,根本无法承受所述高电流,所以将顶端保持相连,而能保持原导片53设计承受高压 电流,并同时利用端片531所形成的槽孔530,而能供喷油系统将混合形体分布在火星塞5 的周环,达到燃烧完全的目的。 而对于马力较大的车种,传统单柱的导片的设计,对于加大马力所必须承受的高 压电流并不够,因此会加设一对称的导片,如图7所示,所述火星塞6仅在螺纹段的负电极 设有相对的两导片63,其同样在导片63的端片631开设有槽孔630,且两柱导片63都需开 设,以使喷油系统能将喷油分布在火星塞6周环,同样不会产生死角使燃烧更为完全。 接着,对于较高级车种使用的火星塞7,请参阅图8所示,所述导片73设计为三柱, 并分隔120度,使要达成高马力而能承受高压电流,传统的火星塞虽能达成,但因三柱导片 的设计喷油时死角更多,所以燃烧无法完全,则除会产生废气,其耗油量更是惊人。本实用 新型同样将三导片73的端片731开设槽孔730,而能通过槽孔730将喷油分布在火星塞7 周环,避免死角产生,使燃烧更为完全,达到省油的目的,尤其能减少废气的产生。 而针对最顶级的车种,目前采用四柱的火星塞8,如图9所示,所述顶级车种的引 擎各方面都经过特殊设计,但火星塞8产生的问题仍然存在,所以本技术将其每一柱 导片83的端片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星塞的改良结构,主要由螺纹段、连接头及螺纹段上产生正负电极的凸柱及导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具负电极的导片上开设有一槽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