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控制缆线联接的机械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020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0
该机械控制装置包括连接到杆(22)的控制缆线(18)和固定到缆线(18)的一端的连接元件(24),该连接元件(24)包括两个枢转端,所述两个枢转端围绕枢转轴线(X)分别可移动地安装在杆(22)的两个凸缘(F1,F2)上。缆线联接端(18A)轴向地介于联接元件(24)的两个枢转端之间。联接元件(24)包括用于限制联接元件(24)在凸缘(F1、F2)之间的轴向移动的径向突起(26)。径向突起(26)在凸缘(F1、F2)之间延伸并且具有大于缆线(18)的直径(D)的轴向尺寸,以便在凸缘(F1、F2)之间的联接元件(24)的轴向移动期间,在缆线(18)和每个杆凸缘(F1、F2)之间保持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1、通常,机动车辆门闩锁,例如通向车辆乘客舱的通道门闩锁,特别是通过连接乘客舱外部或内部的控制把手和闩锁的机械装置的链来控制。

2、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机械缆线控制装置,例如bowden类型的机械缆线控制装置,其集成到连接控制把手和闩锁的机械装置的链中。控制缆线用于致动杆或由杆致动,杆形成所述闩锁或连接所述控制把手和所述闩锁的机械装置的链的一部分。控制缆线承载固定到缆线的一端(称为缆线的联接端)的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具有两个枢转端,这两个枢转端安装成使得它们可以分别在杆的两个凸缘上围绕枢转轴线移动。缆线联接端轴向地介于联接元件的两个枢转端之间。

3、当连接控制把手和闩锁的机械装置的链被致动时,链的各种元件的运动,特别是控制缆线的运动,倾向于引起缆线联接元件在杆的凸缘之间的轴向运动。这些轴向运动倾向于使控制缆线与凸缘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接触,并因此在缆线和凸缘之间产生摩擦,从而导致缆线磨损。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别是在连接控制把手和闩锁的机械装置的链的致动期间限制或甚至避免缆线与杆的凸缘的摩擦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控制装置(16),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控制装置(16),其中,所述缆线(18)联接端和用于限制轴向移动的径向突起(26)相对于所述联接元件(24)的枢转端(E1、E2)的枢转轴线(X)彼此成角度地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控制装置(16),其中,用于限制轴向移动的所述径向突起(26)在所述凸缘(F1、F2)上形成所述联接元件(24)的四分之一圈安装突起(26),所述联接元件(24)通过使所述联接元件(24)平行于所述联接元件(24)的枢转轴线(X)移位穿过形成在所述凸缘(F1、F2)中的一个凸缘中的进入孔口(28)而安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控制装置(16),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控制装置(16),其中,所述缆线(18)联接端和用于限制轴向移动的径向突起(26)相对于所述联接元件(24)的枢转端(e1、e2)的枢转轴线(x)彼此成角度地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控制装置(16),其中,用于限制轴向移动的所述径向突起(26)在所述凸缘(f1、f2)上形成所述联接元件(24)的四分之一圈安装突起(26),所述联接元件(24)通过使所述联接元件(24)平行于所述联接元件(24)的枢转轴线(x)移位穿过形成在所述凸缘(f1、f2)中的一个凸缘中的进入孔口(28)而安装在所述凸缘(f1、f2)上,形成有所述进入孔口的所述一个凸缘被称为进入凸缘(f1),所述进入孔口(28)具有包括部分(28c)和中断部(28i)的轮廓,所述部分(28c)与所述径向突起(26)的轮廓互补,当所述联接元件(24)移动通过所述进入孔口(28)时,所述中断部(28i)形成用于所述电缆(18)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械控制装置(16),其中,所述缆线联接端(18a)和用于限制轴向移动的所述径向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德布洛克C·布托伊勒L·迪利兹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智连科创零件法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