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031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SARS‑CoV‑2突变株(VOCs)和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s)具有中和活性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GS linker将两种抗体的单链可变片段融合,构建了所述双特异性抗体。该双特异性抗体表现出对S1的高结合能力,并对假病毒SARS‑CoV‑2变种和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具有广谱和高效活性,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特异性抗体具有防治SARS‑CoV‑2以及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尤其涉及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出现对全球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sars-cov-2迅速进化,经历了多个谱系和变种。基于原始病毒株开发的疫苗和抗体在应对新出现的变种方面的效力已经减弱。此外,最近发现的几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sarsr-covs)与sars-cov和sars-cov-2具有显著的基因相似性,从而增加了它们向人类传播的可能性。因此,提前准备应对不断进化的sars-cov-2变种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疫苗接种面临与可及性和未解决的副作用相关的挑战,这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整体效力。迄今为止,令人担忧的变种(vocs)的不断出现对那些使用原始sars-cov-2病毒株序列(野生型)开发的疫苗提出了挑战。例如,delta变种(b.1.617.2)及其传播,主要归因于其显著逃避中和抗体的能力,这些抗体存在于康复和接种疫苗的人群中。omicron变种(ba.1)显示出更高的突变倾向。随后,出现了一系列omicron亚变种,其特点是在刺突(s)蛋白的受体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括第一抗原结合臂和第二抗原结合臂;所述第一抗原结合臂包括重链可变区VH1和轻链可变区VL1;所述第二抗原结合臂包括重链可变区VH2和轻链可变区VL2;所述VH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VL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VH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VL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第一抗原结合臂特异性结合SARS-CoV-2的RBD受体结合域,第二抗原结合臂特异性结合SARS相关冠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括第一抗原结合臂和第二抗原结合臂;所述第一抗原结合臂包括重链可变区vh1和轻链可变区vl1;所述第二抗原结合臂包括重链可变区vh2和轻链可变区vl2;所述vh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vl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vh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vl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第一抗原结合臂特异性结合sars-cov-2的rbd受体结合域,第二抗原结合臂特异性结合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共享抗原表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平常方方伍谦瞿小旺胡雅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