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有机电极发光器件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898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板、透光电极、有机功能材料层、反射电极;其中透光电极包括直接覆盖在基板上的第一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以及直接覆盖在第一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的金属膜层,以及直接覆盖在金属膜层的第二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该器件的电流效率色纯度和使用寿命得到改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底发光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中,其包括透光电极,所述透光电极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金属膜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该oled器件的显示装置。所述oled器件和显示装置具有改善的电流效率和色纯度。


技术介绍

1、有机电致发光(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器件技术既可以用来制造新型显示产品,也可以用于制作新型照明产品,有望替代现有的液晶显示和荧光灯照明,应用前景十分广泛。随着人们对于oled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展,人们对于oled器件的光电效率、显色性能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在传统的底发光oled器件中,阳极通常采用单一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这常常伴随着光强度分布不均匀、光电效率差等现象。对此,改进方法包括:采用单一的ag薄膜作为阳极,但是由于单一的ag金属会发生团聚或局部晶态而造成器件不稳定,出现漏电或短路等安全问题,并且电阻增大和器件结构不稳定。

3、微共振腔效应指的是oled器件内部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板、透光电极、有机功能材料层、反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电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厚度之和大于100nm;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厚度分别为10-150nm,优选20-120nm;可选地,所述金属膜层的厚度为5-30nm,优选10-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层材料选自Ag、Al、Cu、Ca、Cr、P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板、透光电极、有机功能材料层、反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电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厚度之和大于100nm;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厚度分别为10-150nm,优选20-120nm;可选地,所述金属膜层的厚度为5-30nm,优选10-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层材料选自ag、al、cu、ca、cr、pd、mg、zn或mo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组合;可选地,所述金属膜层材料包括或者选自ag、al、cu、ca、cr、pd、mg、zn或mo中的两种或多种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层为单一金属材料或多种金属材料混合的单层薄膜材料或多种金属材料膜层的多层叠加结构,所述金属材料包括ag、al、cu、ca、cr、pd、mg、zn或mo的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层材料包括或选自以下金属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层材料包括或选自第一金属中的两种金属的组合,包括al与cu的组合、al与mo的组合、al与ca的组合、al与cr的组合、ag与al的组合、ag与cu的组合、ag与mo的组合、ag与ca的组合、ag与cr的组合、cu与cr的组合、cu与mo的组合;可选地,上述金属组合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为2:3至10:1,优选1:1至9:1;尤其是ag与al、ag与cu、ag与mo、ag与ca、ag与cr的组合中,ag与al、cu、mo、ca或cr的质量比为2:3至10:1,优选1:1至9:1;在cu与cr、cu与mo的组合中,cu与cr或mo的质量比为2:3至10:1,优选1:1至9:1。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层材料为单一金属,其选自ag、al、cu、ca、cr、pd、mg、zn或mo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厚度为50-150nm,优选为60-12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层为多层叠加结构,其中多层叠加结构中的每一层的材料均包括或者选自ag、al、cu、ca、cr、pd、mg、zn或mo中的一种金属或更多种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和有机功能材料层的厚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层和有机功能材料层的厚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炼徐凯李崇张兆超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