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896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1
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包括前盖、后盖、活动顶盖和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二气缸上连接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上连接有上夹板,所述第二气缸上连接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形成有夹孔;本技术设有二级夹持动作,一级夹持动作由第一气缸驱动,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完成初步夹持,对线材有基础夹持固定;二级夹持动作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带动下夹板继续往上提升,完成紧密的夹持状态,通过二级夹持,能稳固紧密的对线材夹持,夹持效果好,线材不容易松动,从而使得机器能够精确、有效的进行线材的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线束加工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


技术介绍

1、在现今防水栓线材组装生产线中,需要将线材进行剥皮、端子压装上线材,线材的一端再穿入到防水栓的中心孔内,其中,在对线材的剥皮和压装时,均需要对现在进行夹持固定,传统线材固定机构仅由一个气缸驱动一对夹手进行夹持,然而由于工作机械的偏差以及线材较小的缘故,往往夹持线材不紧固,使线材会出现松动掉落或者松动而转动现象,影响了后续工作,因此设计一种能紧固线材的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是极其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包括前盖、后盖、活动顶盖和底座,所述前盖、后盖、活动顶盖和底座围合而形成有开放式的上空腔,所述底座为环形底座且内部设有与所述上空腔连通的下空腔,所述底座下方设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二气缸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后盖(2)、活动顶盖(3)和底座(4),所述前盖(1)、后盖(2)、活动顶盖(3)和底座(4)围合而形成有开放式的上空腔(5),所述底座(4)为环形底座且内部设有与所述上空腔(5)连通的下空腔(6),所述底座(4)下方设有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7)上连接有第一竖杆(10),所述第二气缸(8)上连接有第二竖杆(11),所述第一竖杆(10)上连接有上夹板(12),所述第二气缸(8)上连接有下夹板(13),所述上夹板(12)和所述下夹板(13)之间形成有夹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后盖(2)、活动顶盖(3)和底座(4),所述前盖(1)、后盖(2)、活动顶盖(3)和底座(4)围合而形成有开放式的上空腔(5),所述底座(4)为环形底座且内部设有与所述上空腔(5)连通的下空腔(6),所述底座(4)下方设有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7)上连接有第一竖杆(10),所述第二气缸(8)上连接有第二竖杆(11),所述第一竖杆(10)上连接有上夹板(12),所述第二气缸(8)上连接有下夹板(13),所述上夹板(12)和所述下夹板(13)之间形成有夹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0),所述上夹板(12)与所述第一竖杆(10)的一端成直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杆(11)与所述第一竖杆(10)并排设置,所述下夹板(13)与所述第二竖杆(11)的一端成直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双线穿防水栓机器上的平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10)上设有第一齿牙(15),所述第二竖杆(11)上设有第二齿牙(16),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孚谢宏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卓迈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