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510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8
一种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响应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启动指令,获取副驾座椅的坐垫压力和靠背压力;根据坐垫压力和靠背压力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副驾座椅上的乘员是否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若未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调整副驾座椅的坐垫角或靠背角直至乘员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若处于,获取最佳受力状态下乘员多个不同部位的位置,并根据多个不同部位的位置,对应调整多个装置的工作状态。通过副驾座椅的坐垫压力和靠背压力,调节副驾座椅的靠背角或者坐垫角来实现适应性调节副驾座椅的状态,保障其处于最佳受力状态,且根据最佳受力状态下乘客多种不同部位的位置来适应性调整多个装置的工作状态,带来较好的休憩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载设备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具,而是除“家”和“公司”之外的可短时休息的第三空间。车内交互与体验方面,目前车企主要注重车内驾驶员智能化和舒适性的提升,而鲜有在副驾乘客体验提升方面下功夫。副驾由于不需要驾驶汽车,驾驶相关操纵件布置较少,可以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和自由度更高的个性化体验。

2、有部分汽车实现了副驾休憩模式,但多为单一零部件总成的固定式调整,例如座椅的调整或者屏幕的调整等,不能为副驾乘员提供更加系统全面和智能化定制的尊享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4、获取副驾座椅的坐垫压力和副驾座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未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调整所述副驾座椅的坐垫角或靠背角直至乘员处于最佳受力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未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调整所述副驾座椅的坐垫角或靠背角直至乘员处于最佳受力状态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坐垫压力和所述靠背压力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副驾座椅上的乘员是否处于最佳受力状态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未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调整所述副驾座椅的坐垫角或靠背角直至乘员处于最佳受力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未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调整所述副驾座椅的坐垫角或靠背角直至乘员处于最佳受力状态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坐垫压力和所述靠背压力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副驾座椅上的乘员是否处于最佳受力状态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智能休憩模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最佳受力状态下乘员多个不同部位的位置,并根据所述多个不同部位的位置,对应调整多个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元杰张冬冬代佳侯李娜徐盈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