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药物载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的闭合囊泡。作为药物的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改善药物的释放特性,其在药物传输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已使得其成为重要的药物传输系统。脂质体的制备技术一直是限制脂质体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尽管文献和专利报道的脂质体制备技术很多,但这些方法或者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条件(如挤压法),或者可应用的药物非常有限,或者需要以一些经过修饰的昂贵的磷脂为原料;而一些简单便于工业化的方法,药物包封率通常较低。由于脂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药物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不同,因而实现包封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相对于脂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因其在分散体系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包封于脂质体更困难,一般采用乳化技术,利用乳状液中连续相和分散相的转化完成包封。以此原理为基础的反相蒸发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反相蒸发法是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等),加入含有药物的水溶液,进行短时超声,形成稳定的W/O型乳状液。药物溶解于水相而存在于乳滴的内部。此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随着有机溶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水溶性药物具有较高包封率的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以天然或合成磷脂及附加剂为材料加入溶剂溶解,通过反相蒸发法得到含有脂类物质和待包封药物的凝胶状脂质,并停止蒸发溶剂; b、将得到的凝胶状脂质置于恒定电流强度的电场中,并向体系中加入脂质溶液,直至形成脂质体的悬浮液,通过氮气吹扫除去体系中存在的少量有机溶剂; c、将得到的脂质体悬浮液采用探头式超声均化后得到纳米脂质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强,朱德权,昝佳,林莹,丁富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