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236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维植被网安置于砼预制框中,砼预制框底部设置嵌土脚支相互配合铺设,该护坡结构通过嵌土脚支嵌入河道岸坡土壤得以固定且铺设在坡体表面,且砼预制框格内设有通过固定钢片与其连接的三维植被网,该多孔结构的三维植被网为坡面植被提供生长空间以及形成水‑土‑生物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循环体系的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受河道地形限制,适应性极强;不仅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减低造价及施工简单,而且极大地解决了传统生态护坡中水流与河道岸坡土壤间缺乏物质交换的问题,将治理工程对原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减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河流河道岸坡治理的生态护坡,涉及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工程力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学、水土保持学和生物科学等学科基本原理的技术,通过植物与工程材料的结合,对边坡进行支护。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以提升河道边坡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目标,旨在形成水-土-生物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循环体系,从而实现自组织和自我修复,使得护坡不仅具备景观效果,还能够修复受污染的河流水体,促进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的形成。

2、现有的河道护坡结构型式多种多样。传统河道护坡工程多采用硬质护坡结构,虽然结构稳定性好,但是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极大的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现有生态混凝土护坡虽然采用硬质护坡和生态护坡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生态修复,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护坡结构设计比较复杂,不便于施工,稳定性及适应地形能力差,且施工成本高。

3、近些年来出现了植生毯(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如一种三维植被网护坡结构(cn218880913u)和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新型三维植被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生态护坡单元相互嵌合而成,每个所述生态护坡单元由砼预制框格将三维植被网固定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植被网的边缘设有环形绳索,所述钢片上设有孔洞,所述环形绳索穿过钢片上的孔洞将三维植被网固定于砼预制框格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土脚支顶部与六边形防冲平台的侧边底部对齐相连,且向外延伸倾斜,底部插入至河道岸坡土壤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生态护坡单元相互嵌合而成,每个所述生态护坡单元由砼预制框格将三维植被网固定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植被网的边缘设有环形绳索,所述钢片上设有孔洞,所述环形绳索穿过钢片上的孔洞将三维植被网固定于砼预制框格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土脚支顶部与六边形防冲平台的侧边底部对齐相连,且向外延伸倾斜,底部插入至河道岸坡土壤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防冲平台与嵌土脚支为等厚且同材料的一体式砼预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一种砼预制框固定三维植被网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防冲平台的边框长度为20~30cm,边框的高度和厚度均为4~8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辉王功飞段荣恒杨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