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储存工业,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等缺点,使得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较高的电网面临着能源平衡和电网稳定性的挑战。一方面要推进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提升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另一方面储能技术的引入不但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接入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提高电网输配电侧的整体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
2、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大、经济成本低、运行寿命长、负碳排放等多方面优势,适合我国大规模长时储能系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上述储能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低压端储存的能量密度不够高,需要巨大的存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孔液体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实现二氧化碳的高密度存储,能够有效突破二氧化碳低压端的存储缺陷。
2、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基于多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存储系统包括吸收塔(26)、低压存储罐(1)及余热利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第四换热器(6)、第一低温介质储罐(7)、第一高温介质储罐(8)、第二高温介质储罐(9)、第二低温介质储罐(10)、第二循环泵(11)、第一循环泵(12)、第四循环泵(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存储系统包括吸收塔(26)、低压存储罐(1)及余热利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第四换热器(6)、第一低温介质储罐(7)、第一高温介质储罐(8)、第二高温介质储罐(9)、第二低温介质储罐(10)、第二循环泵(11)、第一循环泵(12)、第四循环泵(13)及第三循环泵(14);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孔液体吸收储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为多孔液体吸收剂,所述多孔液体吸收剂为多孔固体与氨水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李鋆芝,冯冬冬,高建民,杜谦,董鹤鸣,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