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及相应的接压设备。
技术介绍
1、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其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半成品通过接压机接压测试产品。在现有技术中,是利用人工拿取继电器半成品放置在接压机的转盘板内,再由人工将转盘板转动至接压机处进行接压测试等操作,这样需要较多的作业人员,且作业员需要重复投入,投入慢,导致稼动率低下,人工投入作业安全性低。
2、故需要提供一种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接压机的效率低、操作人员安全性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料装置,其包括:皮带轨道、直振轨道、第一切出机构、第二切出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投入机构;
3、其中所述直振轨道对接在所述皮带轨道的输出端,所述翻转机构对接在所述直振轨道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切出机构和所述第二切出机构位于所述直振轨道和所述翻转机构之间,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轮,所述翻转轮的圆周侧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第一切出机构用于将直振轨道上的产品向上切出,所述第二切出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切出机构切出的产品向所述定位槽内切出,所述投入机构位于所述翻转机构的上方,用于抓取所述定位槽内的产品进行上料。
4、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切出机构包括挡料板、第一切出块、定位块、以及第一切出气缸,所述直振轨道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切出气缸与所述直振轨道连接,所述第一切出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直振轨道的输出端,
5、其中,所述第一切出机构还包括切出感应器,所述切出感应器通过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切出块连接,所述定位块上设置用于供所述切出感应器的感应路径经过的避位通孔。
6、可选的,所述第一切出块上设置有第一长条孔,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与所述定位块连接,使得两块所述定位块位置可调,所述直振轨道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两侧内壁上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长条孔与所述直振轨道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板调整所述输送槽的宽度。
7、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切出机构包括第二切出块、延伸板、以及第二切出气缸,所述第二切出气缸设置在所述直振轨道的顶部,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切出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切出块与所述延伸板连接。
8、在本技术中,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翻转轮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翻转轮轴向的两端。
9、另外,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为弧形板,且所述阻挡板的弧度与所述翻转轮的圆周侧对应,所述阻挡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翻转轮的圆周侧等间距角设置有四个所述定位槽,所述阻挡板位于所述翻转轮靠近所述直振轨道的一侧,所述阻挡板的弧线长度小于等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槽之间的弧线长度。
10、在本技术中,所述翻转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翻转产品感应器,所述直振轨道上设置有输送感应器。
11、本技术还包括一种接压设备,其包括上述上料装置,还包括转盘板、以等间距角设置在所述转盘板上的多个治具块、设置在所述转盘板一侧的接压测试模组,所述投入机构抓取所述定位槽内的产品上料至设定位置的所述治具块内。
12、在本技术中,所述治具块内设置有投料感应器。
13、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上料装置通过分两次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切出产品,并使用翻转机构转运产品,使得产品能稳定的逐个向接压设备进行上料,效率高,安全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轨道、直振轨道、第一切出机构、第二切出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投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出机构包括挡料板、第一切出块、定位块、以及第一切出气缸,所述直振轨道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切出气缸与所述直振轨道连接,所述第一切出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直振轨道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切出块与所述第一切出气缸的活动端连接,两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切出块上,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挡料板位于两块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直振轨道的一侧,所述直振轨道上的产品输出至所述第一切出块上并被所述挡料板挡住,且产品位于两块所述定位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出机构还包括切出感应器,所述切出感应器通过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切出块连接,所述定位块上设置用于供所述切出感应器的感应路径经过的避位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出块上设置有第一长条孔,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与所述定位块连接,使得两块所述定位块位置可调,所述直振轨道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出机构包括第二切出块、延伸板、以及第二切出气缸,所述第二切出气缸设置在所述直振轨道的顶部,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切出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切出块与所述延伸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翻转轮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翻转轮轴向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为弧形板,且所述阻挡板的弧度与所述翻转轮的圆周侧对应,所述阻挡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翻转轮的圆周侧等间距角设置有四个所述定位槽,所述阻挡板位于所述翻转轮靠近所述直振轨道的一侧,所述阻挡板的弧线长度小于等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槽之间的弧线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翻转产品感应器,所述直振轨道上设置有输送感应器。
9.一种接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上料装置,还包括转盘板、以等间距角设置在所述转盘板上的多个治具块、设置在所述转盘板一侧的接压测试模组,所述投入机构抓取所述定位槽内的产品上料至设定位置的所述治具块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块内设置有投料感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轨道、直振轨道、第一切出机构、第二切出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投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出机构包括挡料板、第一切出块、定位块、以及第一切出气缸,所述直振轨道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切出气缸与所述直振轨道连接,所述第一切出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直振轨道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切出块与所述第一切出气缸的活动端连接,两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切出块上,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挡料板位于两块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直振轨道的一侧,所述直振轨道上的产品输出至所述第一切出块上并被所述挡料板挡住,且产品位于两块所述定位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出机构还包括切出感应器,所述切出感应器通过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切出块连接,所述定位块上设置用于供所述切出感应器的感应路径经过的避位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出块上设置有第一长条孔,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与所述定位块连接,使得两块所述定位块位置可调,所述直振轨道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两侧内壁上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长条孔与所述直振轨道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板调整所述输送槽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浪奇,周冬,谢富裕,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泰康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